(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奉和:依照別人詩的題材或體裁作詩。
- 魯望:人名,可能是皮日休的朋友。
- 謝惠:感謝贈送。
- 巨魚:大魚。
- 釣公:釣魚的人。
- 撥剌:形容魚跳躍的聲音。
- 苔染澀:指魚腹內的苔蘚使得魚肉感覺有些粗糙。
- 藻和香:指魚腮中的新餌帶有藻類的香味。
- 冷鱗:魚的鱗片。
- 榆錢破:比喻魚的鱗片像榆錢一樣被破開。
- 寒骨:魚的骨頭。
- 玉箸光:比喻魚的骨頭潔白如玉箸般的光澤。
- 貺:贈送。
- 秖緣:只因爲。
- 越航郎:指同是越地(今浙江一帶)的人。
翻譯
釣魚的老者從松江寄來了消息,帶來了三條春魚,它們在霜中跳躍着發出撥剌的聲音。魚腹內殘留的舊鉤上苔蘚使得肉質略顯粗糙,而魚腮中的新餌則散發出藻類的香氣。魚的鱗片像榆錢一樣被破開,露出寒光閃閃的骨頭,這些骨頭潔白如玉箸般的光澤。爲何要特別贈送給魯望呢?只因爲我們都來自越地,是同鄉。
賞析
這首詩是皮日休對朋友魯望贈送巨魚的感謝之作。詩中通過對魚的生動描繪,展現了魚的鮮美與獨特。詩人巧妙地運用比喻和形容詞,如「撥剌霜」、「苔染澀」、「藻和香」等,生動地描繪了魚的形態和質感。結尾點明贈魚的原因,表達了同鄉之間的深厚情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讚美了魚的鮮美,也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

皮日休
唐襄陽人,字逸少,後改襲美,早年居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等。懿宗鹹通八年擢進士第。十年,爲蘇州刺史從事,與陸龜蒙交遊唱和,人稱皮陸。後又入京爲太常博士。僖宗乾符五年,黃巢軍下江浙,日休爲巢所得,任爲翰林學士。巢敗,日休下落不明,或云爲朝廷所殺,或云爲巢所殺,或雲至吳越依錢鏐,或雲流寓宿州。有《皮子文藪》、《鬆陵集》。
► 410篇诗文
皮日休的其他作品
- 《 釣侶二章 其一 》 —— [ 唐 ] 皮日休
- 《 秋晚留題魯望郊居二首 》 —— [ 唐 ] 皮日休
- 《 春日陪崔諫議櫻桃園宴 》 —— [ 唐 ] 皮日休
- 《 雜體詩胥口即事六言二首 》 —— [ 唐 ] 皮日休
- 《 江南道中懷茅山廣文南陽博士三首 其二 》 —— [ 唐 ] 皮日休
- 《 奉和魯望四明山九題石窗 》 —— [ 唐 ] 皮日休
- 《 補周禮九夏系文九夏歌九篇王夏 》 —— [ 唐 ] 皮日休
- 《 秋晚訪李處士所居 》 —— [ 唐 ] 皮日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