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感

宴遊寢食漸無味,杯酒管絃徒繞身。 賓客歡娛僮僕飽,始知官職爲它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宴遊:宴會遊玩。
  • 寢食:睡覺和喫飯,指日常生活。
  • 琯弦:指音樂。
  • :徒然,白白地。
  • 繞身:圍繞在身邊。
  • 賓客:指來訪的客人。
  • 歡娛:快樂,娛樂。
  • 僮僕:僕人。
  • 官職:政府中的職位。
  • 它人:別人,他人。

繙譯

宴會遊玩和日常生活漸漸失去了滋味,盃中的酒和身邊的音樂也衹是空洞地圍繞著我。賓客們享受著快樂,僕人們喫得飽飽的,我才意識到,這些官職其實是爲了別人而存在的。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白居易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個人生活意義的反思。詩中,“宴遊寢食漸無味”描繪了詩人對日常享樂的麻木感,而“盃酒琯弦徒繞身”則進一步以具象的酒和音樂來象征這種空虛。後兩句“賓客歡娛僮僕飽,始知官職爲它人”則是詩人對官場生活的深刻洞察,認識到自己的官職和努力實際上是爲了他人的利益和快樂,而非自己的滿足和幸福。整首詩簡潔而深刻,反映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對個人價值的重新定位。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