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品二十四則 · 委曲

登彼太行,翠繞羊腸。 杳靄流玉,悠悠花香。 力之於時,聲之於羌。 似往已回,如幽匪藏。 水理漩洑,鵬風翱翔。 道不自器,與之圓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杳靄(yǎo ǎi):深遠而朦朧的雲霧。
  • 流玉:形容水流清澈如玉。
  • :古代西北地區的一個民族,這裏指羌笛聲。
  • 水理:水流的紋理,即水波。
  • 漩洑(xuán fú):漩渦。
  • 鵬風:傳說中大鵬鳥所乘的風。

翻譯

登上那座太行山,翠綠環繞着曲折的小徑。 深遠朦朧的雲霧中,水流清澈如玉,花香悠揚。 力量隨着時間變化,聲音隨着羌笛悠揚。 彷彿已經離去卻又迴轉,如同幽深之處並非隱藏。 水波形成漩渦,大鵬乘風翱翔。 道無法被任何器物所限制,它隨着圓方變化而存在。

賞析

這首作品以太行山的景色爲背景,通過描繪山中的雲霧、水流、花香以及聲音的變化,表達了自然之美的多變與深邃。詩中「似往已回,如幽匪藏」巧妙地傳達了景物的動態與神祕感,而「道不自器,與之圓方」則體現了道家思想中道的無形與變化無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司空圖對自然與哲理的深刻感悟。

司空圖

司空圖

唐河中虞鄉人,字表聖,自號知非子、耐辱居士。懿宗鹹通十年登進士第。盧攜知政事,召爲禮部員外郎。僖宗次鳳翔,召圖知制詔,尋拜中書舍人。昭宗龍紀初,復召拜舍人,以疾辭。乾寧中,又以戶部侍郎徵,數日乞還。隱中條山王官谷,作文以伸志。晚年爲文,尤事放達。後梁代唐,聞哀帝被殺,絕食而卒。有《二十四詩品》(有云非圖所撰)及詩集、文集。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