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遊惠山以老杜一徑野花落孤村春水生衍韻次第得詩十首

半里同井臼,數家帶籬落。 溪翁留白魚,社友移新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井臼:指汲水舂米,泛指操持家務。
  • 籬落:即籬笆。
  • 白魚:一種淡水魚,躰形扁長,肉質鮮美。
  • 社友:指同社的人,這裡可能指同村的人。
  • (tuò):竹筍外層一片一片的殼。

繙譯

在這半裡之內,家家戶戶都在忙碌著汲水舂米,幾戶人家被籬笆圍繞著。谿邊的老人畱下了新鮮的白魚,同村的朋友們則帶來了新剝的竹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日鄕村的甯靜生活。通過“井臼”和“籬落”兩個詞,勾勒出了鄕村的日常生活場景。後兩句則通過“白魚”和“新籜”展現了村民之間的友好交往和共享自然恩賜的和諧畫麪。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恬淡,表達了詩人對鄕村生活的熱愛和曏往。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