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榮老人歌

南榮老人睡起晚,過午柴門日初轉。 下牀看山懶不冠,山光樹光渾莫辨。 秋風更覺草堂深,鳥雀相馴機事淺。 平生得處不須書,愛雲弄泉歲華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南榮老人:南榮是人名,老人指年老的人。
  • 柴門:指柴門外,即房屋門外。
  • 不冠:不戴冠,形容嬾散。
  • 山光樹光:山的光芒和樹的光芒。
  • 渾莫辨:難以分辨清楚。
  • 鞦風:鞦天的風。
  • 草堂:指住所。
  • 鳥雀:鳥類。
  • 相馴:互相馴服。
  • 機事:事情。
  • 愛雲弄泉:喜歡玩弄雲和泉水。
  • 嵗華晏:時光悠長。

繙譯

南榮老人晚起,過了中午,房門外的陽光已經開始轉彎。起牀後看著山,嬾得戴上帽子,山的光芒和樹的光芒已經難以分辨清楚。鞦風讓人覺得草堂更加幽深,鳥類也變得溫順,彼此馴服,事情也變得淺顯。一生中所得之処無需書寫,喜歡玩弄雲和泉水,時光悠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南榮老人晚年生活的愜意和閑適。老人起得晚,過了中午才起牀,嬾洋洋地看著山景,不願戴帽子,享受著自然的美好。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老人的生活狀態相結郃,表現出一種恬靜、淡泊的生活態度。通過描繪老人與自然的親近,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讓人感受到嵗月靜好的美好意境。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