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學觀石鼓

郡學舊辟雍,中有岐陽鼓。 古今所聞十,左右各惟五。 離離大星隕,兀兀壞雲補。 累累營竈減,落落陣沙聚。 質若切玄玉,制若覆冷釜。 氣若鎔五金,文若斷釵股。 孤峯割秋瘦,千蘤摺春嫵。 森嚴列戈矛,爾雅冠章甫。 厓冰溜靜懸,海煖浪掀舞。 催輈半折軸,敗舫或遺櫓。 小龍彭蠡歸,大鵬扶搖舉。 斷苔明翠錦,古墨漬潤礎。 思昔委秦郊,雷電驚草莽。 耒牛礪其角,鑿臼加以杵。 幸今依聖宮,星日照廊廡。 圭璧遜其光,俎豆與之伍。 脫非天意憐,或是明神祜。 深檐白晝永,老屋祥鸞翥。 晴連畫戟陰,冷溼宮牆雨。 諸生獲講解,髦士資訓詁。 啓鑰煩豎閽,碑本利商賈。 韋辭表姬周,韓語懷李杜。 雄章迭鏗鍧,遺恨寄酸楚。 紛紜歐蘇作,詰屈韋鄭譜。 雖靡定彷佛,詎非慕隆古。 鯫生千載下,匏繫三江滸。 神徒馳周南,足不出城府。 適從遼碣役,遂作幽燕旅。 平生慕奇聞,一日獲佳睹。 初臨色愈莊,欲狎氣斯沮。 如親至東都,揖讓申與甫。 如親與田獵,搏攫兕與虎。 如虛藜莧腹,享太牢肥羜。 如洗蟬蜩耳,聆笙磬柷敔。 羈愁破昏懜,喜氣浹眉宇。 時維躔壽星,歲甲在疆圉。 天寒號鴟梟,城荒茂禾黍。 宗周本餘懷,覽古亦天與。 摩挲重圖訓,蹙蹜愧庠序。 聊陳曹鄶風,式繼韓蘇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郡學:郡級學校;岐陽鼓:指石鼓,石碑名;大星:指星辰;壞雲:聚集的烏雲;營竈:炊事的竈臺;陣沙:聚集的沙礫;切玄玉:形容石鼓的材質如玄玉一般堅硬;覆冷釜:形容石鼓的製作工藝;鎔:熔化;斷釵股:形容石鼓的文辭如斷釵一般精美;孤峯:孤立的山峯;割秋瘦:形容山峯在秋天的瘦削;蘤:古代指植物的莖;春嫵:春天的美麗;森嚴:嚴密;戈矛:古代兵器;爾雅:古代文獻名;冠章甫:指冠冕華章的人;厓冰:山上的冰;溜靜懸:懸掛在冰上;海煖:海水溫暖;掀舞:波浪翻滾;輈:推動;折軸:船槳;敗舫:破船;蠡:古代容器名;扶搖:形容飛鳥翱翔;苔:青苔;翠錦:翠綠的錦緞;漬:浸染;礎:地基;委秦郊:指被流放到秦國的郊外;雷電:閃電;耒牛:古代農具;礪:磨刀;臼:磨盤;幸今:幸運地在今天;圭璧:古代禮器名;遜:低於;俎豆:古代祭祀用具;脫非:非常幸運;憐:眷顧;神祜:神靈的庇佑;檐:屋檐;祥鸞翥:吉祥的鳳凰飛翔;連畫戟:連續的畫戟;諸生:學生;髦士:時髦的士人;訓詁:解釋文字的含義;啓鑰:打開門鎖的鑰匙;豎閽:門房;韋辭:指韋編的詩文;姬周:指周朝的姬姓人物;韓語:指韓愈的文辭;李杜:指李白和杜甫;鏗鍧:形容聲音清脆;寄酸楚:寄託了對楚國的思念;紛紜:繁多;歐蘇:指歐陽修和蘇軾;詰屈:糾纏;譜:編寫;靡:沒有;彷佛:彷彿;慕隆古:懷念古代;鯫:魚苗;匏:一種植物;周南:古代地名;城府:指心機;遼碣:古代地名;幽燕:指幽州和燕國;慕奇聞:嚮往奇聞;佳睹:美好的見識;莊:純樸;氣斯沮:形容失望的樣子;揖讓:禮貌地相讓;申與甫:指兩位古代名士;田獵:田間狩獵;兕:古代猛獸;虛藜莧腹:指吃得飽飽的;太牢:祭祀用的肉;蟬蜩:蟬和蜩鳴;笙磬:古代樂器;柷:古代樂器名;敔:音樂聲;羈愁:思念鄉愁;昏懜:昏暗;浹:充滿;眉宇:眉眼;躔壽星:指星宿;歲甲:歲首;鴟梟:貓頭鷹;茂禾黍:茂盛的莊稼;宗周:指周朝的傳統;摩挲:推敲;蹙蹜:形容憂慮的樣子;庠序:學校的規矩;曹鄶:古代地名;韓蘇武:指韓愈、蘇軾和武則天。

翻譯

在北平的郡級學校裏,有一塊名爲岐陽鼓的石碑。這塊石碑古今傳頌,分別刻有左右各五個字。星辰離離墜落,烏雲密佈遮掩。石鼓上的紋路如同玄玉一般堅硬,製作工藝精湛如同冷卻的銅釜。石鼓散發出五金般的氣息,文辭如同斷釵般精美。孤峯瘦削在秋天,千蘤摺春嫵。石鼓周圍列着戈矛,身着華章的人們文雅端莊。山上的冰掛靜懸,海水波浪翻滾。推動半折軸的船隻,有時破船留下槳。小龍和彭蠡迴歸,大鵬扶搖展翅。石鼓上的苔蘚明亮如翠錦,古墨漬潤地基。回想起曾經被流放到秦國郊外,雷電驚動了草莽。耒牛磨刀礪角,臼中加以杵。如今幸運地在聖宮依偎,星日照耀廊廡。禮器遜色其光輝,祭祀用具與之並列。這並非憑藉天意眷顧,或許是明神庇佑。屋檐下白晝永恆,古老的建築祥瑞鳳凰飛翔。晴天下連續的畫戟,冷溼的宮牆上雨水淋漓。學生們獲得解釋講解,時髦的士人得到訓詁資訊。打開門鎖的門童煩擾,碑本利於商賈。韋編的詩文表現出周朝的風采,韓愈的文辭懷念李白和杜甫。雄壯的文辭鏗鏘有力,留下遺憾寄託於楚國。繁多的作品涵蓋了歐陽修和蘇軾,糾纏不清的編寫韋鄭譜。雖然沒有固定的模式,但並非是模仿古代。魚苗生長千年,匏繫在三江之濱。神徒奔走在周南,不離開城府。從遼碣開始勞作,最終成爲幽州和燕國的旅人。一生嚮往奇聞,有一天終於得到美好的見識。初次見面時莊重端莊,想要親近卻感到失望。如同親近東都,彼此禮讓有加。如同一起田獵,捕捉兕和虎。吃得飽飽的,享受祭祀用的肉。如同洗淨蟬蜩的耳朵,聆聽笙磬的聲音。思念故鄉的愁苦,喜悅之情洋溢眉宇。時光如同躔壽星,歲首在疆圉。天寒時貓頭鷹呼嘯,城荒中茂盛的莊稼。周朝的傳統一直留在心中,觀古亦如同與天同在。推敲着重讀圖書,憂慮着庠序的規矩。只能陳述曹鄶的風采,繼承韓愈、蘇軾和武則天的風範。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北平郡學中的石鼓景象,通過對石鼓的形容,展現了古代文化的瑰麗和輝煌。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形容詞,使得整體意境優美而又深邃。作者通過對石鼓的描寫,表達了對古代文化的敬仰和懷念之情,展現了對歷史的熱愛和對傳統的尊重。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古代文化的獨特理解和感悟。

唐之淳

明浙江山陰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肅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薦,爲翰林侍讀,與孝孺俱領修書事。旋卒。有《唐愚士詩》。 ► 4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