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
前舟及彭城,後舟過豐沛。
河冰堅無聲,相隔兩舍內。
舍舟輕覓車,累日不得至。
欲飛乏羽翼,欲渡安能濟。
朝登柂樓望,林壑聳晴翠。
山中幾陳跡,一一皆可喟。
到今飛鳥盡,何以留淹滯。
重懷眉山翁,文治今誰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彭城:今江蘇徐州。
- 豐沛:今江蘇沛縣,古代劉邦的故鄉。
- 兩舍:古代以三十里爲一舍,兩舍即六十里。
- 柂樓:古代船上的樓。
- 陳跡:歷史的遺蹟。
- 喟:嘆息。
- 眉山翁:指蘇軾,因其爲四川眉山人。
- 文治:指文化教育。
翻譯
前方的船隻抵達了彭城,後方的船隻則越過了豐沛。河面上的冰堅硬而無聲,兩船相隔不過六十里的距離。離開船隻,輕鬆地尋找車輛,卻多日未能到達目的地。想要飛翔卻缺乏羽翼,想要渡河又怎能成功。早晨登上船上的樓,眺望四周,林木和山壑在晴朗的天空下顯得格外翠綠。山中的歷史遺蹟,每一處都令人嘆息。如今飛鳥已盡,又怎能留住這停留的時光。再次懷念眉山的蘇軾,如今又有誰能繼承他的文化教育事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旅途中的景色與心情,通過對彭城、豐沛等地的提及,展現了作者對歷史的感慨。詩中「河冰堅無聲」一句,既描繪了冬日的景象,也隱喻了旅途的艱辛。後文通過對自然景色的讚美和對歷史遺蹟的嘆息,表達了作者對文化傳承的憂慮和對蘇軾的懷念。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明代詩人唐之淳的文學功底和歷史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