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邳州:古地名,今江蘇省邳州市。
- 八景:指邳州的八個著名景點。
- 岠峯:山名,具體位置不詳。
- 霽雪:雪後放晴。
- 泗水:古水名,流經邳州。
- 沂水:古水名,流經邳州。
- 留侯:指漢代開國功臣張良,封留侯。
- 黃石:指黃石公,傳說中傳授張良兵法的老者。
- 遺蹤:遺留下來的蹤跡或遺蹟。
- 一編:指《黃石公三略》,傳說中黃石公傳授給張良的兵書。
- 秦人火:指秦始皇焚書坑儒。
- 三寸:指張良的智謀。
- 漢室功:指張良爲漢朝建立立下的功勳。
- 曙色:天剛亮時的景色。
- 蒼涼:淒涼冷落。
- 茅店:簡陋的客店。
- 履聲:腳步聲。
- 柳營:指軍營,因古時軍營多植柳樹。
- 圯下:橋下,指張良遇黃石公的地方。
- 聽漏終:聽着漏刻(古代計時器)的聲音直到結束,表示時間長。
翻譯
在泗水的西邊,沂水的東邊,留侯張良與黃石公的遺蹟猶存。那部兵書未被秦人的火焚燬,張良的智謀最終成就了漢室的功業。天剛亮時,茅店外的月光顯得淒涼冷落,軍營中的柳樹下,腳步聲已不再響起。我來到張良遇黃石公的橋下停留多日,多次因懷念而聽着漏刻聲直到夜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邳州八景之一的岠峯霽雪,通過歷史人物張良與黃石公的遺蹟,抒發了對歷史的緬懷之情。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徵手法,如「一編不受秦人火」與「三寸終成漢室功」對比,突出了張良智謀的偉大;「曙色蒼涼茅店月」與「履聲寂寞柳營風」則通過景色的淒涼,表達了歷史的滄桑。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凝練,表達了對歷史英雄的敬仰和對過往歲月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