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吳參戎四首

嶺海吾行遠,風塵道未休。 瘡痍方日甚,武略更誰優。 慷慨捐軀志,從容應敵謀。 去將銅柱洗,來伴赤松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瘡痍(chuāng yí):指戰亂所致的破壞和災難。 武略(wǔ lüè):指軍事才能。 慷慨(kāng kǎi):豪爽慷慨。 捐軀(juān qū):捨棄生命。 銅柱(tóng zhù):指古代用來刻寫功績的柱子。 赤松(chì sōng):紅松,象徵堅貞不屈。

翻譯

送給吳參戎的四首詩

山嶺和大海,我行走得很遠,風塵勞頓不停歇。 戰亂的創傷日益加重,軍事才能又有誰能勝過。 豪爽慷慨地捨身志願,從容地應對敵人的計謀。 離去時要把銅柱洗淨,回來時與紅松一起遊蕩。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吳參戎的讚美和祝福之情。詩中描繪了吳參戎遠行的艱辛,以及他在戰亂中堅韌不拔的英雄形象。詩人讚頌吳參戎的豪氣干雲、捨身忘死的精神,同時也表達了對他的敬佩和祝福之情。整首詩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忠誠、勇敢和堅韌不拔精神的讚美。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