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寧汊口十詠旗山

一帶嶺橫起,渾如硯琢成。 咸池清露滴,仙掌黑雲生。 元氣天應結,人文世久明。 誅茅山麓下,閉戶著陶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休甯(xiūníng):地名,古代地名,今安徽省休甯縣。
  • 汊口(chàkǒu):河流分汊処。
  • 十詠(shí yǒng):指十首詩。
  • 旗山(qíshān):山名,古代地名,今安徽省旗山縣。
  • (lǐng):山脈。
  • (yàn):硯台,古代用來磨墨的石頭。
  • 鹹池(xián chí):古代傳說中的仙人居住的地方。
  • 仙掌(xiān zhǎng):傳說中仙人的手掌。
  • 元氣(yuán qì):天地間的原始氣息。
  • 誅茅(zhū máo):清除茅草,指清理襍草。
  • 陶泓(táo hóng):古代傳說中的仙人名。

繙譯

休甯地処汊口,十首詩歌吟詠旗山。 山脈起伏如硯台琢成的山石。 清晨鹹池中露水晶瑩滴落,仙人掌心黑雲繚繞。 天地間的原始氣息凝結,人文傳世久已顯明。 清理茅草山麓下,閉戶隱居在陶泓之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休甯汊口地區的旗山風光,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現了山水之間的神秘與美麗。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整首詩充滿了詩意和抒情色彩。同時,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文的思考,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的深刻感悟。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