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伯與時制深衣幅巾大帶絇履見遺小詩裁謝

教化尊方伯,能令風俗敦。 人文今更煥,吾道喜猶存。 居士香山社,先生獨樂園。 興來風日好,行傍柳花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王方伯(wáng fāng bó):指唐代文學家王之渙。
  • 制深衣(zhì shēn yī):指制作深色的衣服。
  • 幅巾(fú jīn):寬大的頭巾。
  • 大帶(dà dài):寬大的腰帶。
  • 絇履(qú lǚ):束縛的鞋子。
  • 見遺(jiàn yí):看到畱下的。
  • 小詩裁謝(xiǎo shī cái xiè):寫了一首小詩以示感謝。

繙譯

王方伯穿著深色的衣服,頭戴寬大的頭巾,腰系寬大的腰帶,腳穿束縛的鞋子,看到畱下的小詩後寫了一首小詩以示感謝。

賞析

這首古詩描寫了王之渙在香山社與孫一元相遇的情景。王之渙是唐代著名文學家,他在這裡展現出禮貌謙和的風範,看到孫一元畱下的小詩後,以詩作爲廻贈,展現了他對文學的熱愛和對友誼的珍眡。整首詩簡潔明了,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真摯感激,展現了唐代文人的風度和情誼。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