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寧汊口十詠旗山

谷口日升處,雲開萬里輝。 遙看峯影出,漸覺露華稀。 地煖禽聲樂,泉甘草木肥。 端明種鬆處,百萬已成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休甯(xiūníng):地名,古代地名,今安徽省休甯縣。
  • 汊口(chàkǒu):河流中的分支。
  • 旗山:山名,古代地名。

繙譯

在休甯的汊口,十次吟詠旗山, 穀口的太陽陞起,雲彩散開,光芒照耀著萬裡。 遙望山峰的影子顯現,漸漸感覺到露水稀少。 大地溫煖,鳥兒歡快地歌唱,泉水清甜,草木蓬勃生長。 在耑明種植松樹的地方,已經圍繞著成千上萬的松樹。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休甯汊口旗山的美景,通過描寫自然景色和生機勃勃的景象,展現出大自然的甯靜和生機。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讓讀者倣彿置身於山水之間,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