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

· 胡儼
江村雨洗新秋出,江上青山銜落日。蕭蕭涼影下梧桐,唧唧暗聲鳴蟋蟀。 卻思年少攻讀書,坐延爽氣入吾廬。當時漫學屠龍技,抱疾閒來真守株。 既不能爲隴畝之耕夫,又不能作煙波之釣徒。獨攜一枝筇竹枝,綠樹陰中時有魚。 秋來春去只如此,徒有虛名在人耳。玉笥山前好墓田,何不歸歟空老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蕭蕭:形容風吹樹葉的聲音。
  • 唧唧:形容蟋蟀的叫聲。
  • 屠龍技:比喻高超但不實用的技藝。
  • 守株:比喻不勞而獲,坐等機會。
  • 隴畝:田地。
  • 釣徒:釣魚的人。
  • 筇竹:一種竹子,這裏指用筇竹製成的手杖。
  • 玉笥山:山名,這裏指墓地。

翻譯

江邊的村莊被新秋的雨水洗淨,江上的青山銜着落日。涼風吹過,梧桐樹影蕭蕭,蟋蟀在暗處唧唧鳴叫。 回想年少時攻讀詩書,清爽的氣息自然進入我的小屋。那時我學了一些高超但不實用的技藝,現在閒來無事,真像是在守株待兔。 我既不能成爲田間的耕夫,也不能成爲江上的釣魚人。獨自攜帶着一根筇竹手杖,綠樹蔭下偶爾有魚兒出現。 秋去春來,生活不過如此,徒有虛名在人間。玉笥山前有好的墓地,何不歸去,空留老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江村秋日的景色,通過對比年少時的理想與現實生活的無奈,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理想的懷念和對現實生活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如「江村」、「青山」、「落日」、「梧桐」、「蟋蟀」,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又略帶憂鬱的氛圍。通過「屠龍技」與「守株」的比喻,深刻揭示了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最後,作者以「玉笥山前好墓田」作爲歸宿的隱喻,表達了對人生歸宿的深刻思考。

胡儼

胡儼

明江西南昌人,字若思,號頤庵。於天文、地理、律歷、醫卜無不究覽,兼工書畫。洪武二十年以舉人官華亭教諭。永樂初薦入翰林,任檢討。累官北京國子監祭酒。朝廷大著作皆出其手,任《太祖實錄》、《永樂大典》、《天下圖志》總裁官。仁宗時進太子賓客兼祭酒。有《頤庵文選》。 ► 6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