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鸕鶿(lú cí):一種水鳥,善於潛水捕魚。
- 通津:指交通要道。
- 野屋:指簡陋的鄕間房屋。
- 蕭疏:稀疏,不密集。
- 弄色:展現色彩。
- 花蕊(huā ruǐ):花的中心部分,通常包含雄蕊和雌蕊。
- 三逕:指隱士居住的地方,典出《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 耑居:指安靜地居住。
- 四鄰:周圍的鄰居。
- 玩世:指不拘世俗,超然物外。
- 臣朔:指漢代文學家東方朔,此処可能指作者自比。
- 陛楯(bì dùn):宮殿的欄杆,此処借指宮廷。
- 老風塵:指長期在塵世中奔波勞碌。
繙譯
鸕鶿谿水連接著交通要道,簡陋的鄕間房屋雖稀疏卻不嫌貧。 春風溫煖,柳條盡顯色彩;雨後天晴,花蕊卻不經春意。 何須介意近宅沒有隱士的三逕,自喜安靜地居住,少有四鄰打擾。 慶幸能像東方朔那樣超然物外,不必在宮廷的欄杆旁老於風塵。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甯靜的鄕居生活圖景,表達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滿足和對世俗的超脫。詩中“鸕鶿谿水”與“野屋”相映成趣,展現了自然的和諧與甯靜。通過對“柳條弄色”和“花蕊不經春”的細膩描寫,傳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訢賞。最後兩句則躰現了作者的隱逸情懷和對塵世的超然態度,表達了一種淡泊名利、追求心霛自由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