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詹燕峯司寇陵祀孝烈皇后詩四首

· 尹臺
嬀汭釐嬪光黼藻,周南歌化盛蘋蘩。 空傳每出諸宮賜,無復新頒別殿恩。 玉幾久虛彤閣幸,花衣誰奉翟車尊。 白楊慘澹沙河路,矯首玄雲但夕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嬀汭 (Guī Ruì):古代地名,指嬀水彎曲處,傳說中舜的居住地。
  • 釐嬪 (Lí Pín):古代對皇后的尊稱。
  • 光黼藻 (Guāng Fǔ Zǎo):指華美的服飾和裝飾。
  • 周南:《詩經》的一部分,多描寫周朝南方的風土人情。
  • 蘋蘩 (Pín Fán):指祭祀用的植物,象徵着祭祀的莊重。
  • 玉幾:指玉製的几案,象徵皇家的尊貴。
  • 彤閣:指皇宮中的紅色樓閣,象徵皇權。
  • 花衣:指華麗的衣服,這裏可能指皇后的服飾。
  • 翟車:古代皇后所乘的車輛。
  • 白楊:一種樹木,常用來象徵哀思。
  • 沙河路:可能指通往陵墓的道路。
  • 矯首:擡頭仰望。
  • 玄雲:深黑色的雲,常用來象徵悲傷或不祥。

翻譯

在嬀水的彎曲處,皇后以光彩奪目的服飾和裝飾受到尊崇,周南的詩歌中歌頌了盛大的祭祀儀式。雖然空傳着皇后每次出宮都會受到的賞賜,但再也沒有新的恩典在別殿中頒發了。玉製的几案久已空置,紅色樓閣中的寵幸也已不再,誰還會在華麗的衣服中,尊敬地奉上皇后的翟車呢?白楊樹在通往陵墓的沙河路上顯得格外慘淡,擡頭仰望,只見深黑色的雲朵在夕陽中繁密。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古代皇后尊榮與現今衰落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往昔輝煌的懷念和對現實衰敗的哀嘆。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徵和隱喻,如「嬀汭」、「光黼藻」等詞語,描繪了皇后的尊貴與榮耀;而「玉幾久虛」、「白楊慘澹」等則反映了皇權的衰微和哀思的氛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深刻感慨。

尹臺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號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遷國子司業,所獎拔多爲名士。旋還任修撰,專理誥敕。忤仇鸞,幾得罪,會鸞先被殺,乃已。嚴嵩欲結爲姻好,拒之,遂有怨。出爲南京祭酒,將行,勸嵩勿害楊繼盛。歷官爲南京禮部尚書。留意理學,其學不傍門戶,能密自體驗。有《洞農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