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

· 王韋
遠宦攜家任路歧,夷山猶未是天涯。 愁中抱病還增劇,客裏逢春不自知。 好記流年收柏葉,乍消殘雪見梅枝。 朝來百歲過強半,惆悵穠華負盛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除夜:除夕之夜,即農曆年的最後一天晚上。
  • 遠宦:遠離家鄉做官。
  • 攜家:帶着家人。
  • 任路歧:任由道路曲折,指旅途的艱辛。
  • 夷山:指邊遠地區的山。
  • 抱病:生病。
  • 流年:流逝的時光。
  • 柏葉:柏樹的葉子,常用來象徵長壽。
  • 乍消:剛剛消融。
  • 殘雪:殘留的雪。
  • 梅枝:梅樹的枝條。
  • 朝來:早晨到來。
  • 百歲過強半:指已經活過了人生的一半以上。
  • 惆悵:憂傷、失意。
  • 穠華:指青春年華。
  • 盛時:最美好的時光。

翻譯

在遠離家鄉的地方做官,帶着家人,旅途艱辛,夷山的遙遠還未到達天涯。 愁苦之中,疾病又加重,春天到來,客居他鄉的我竟未察覺。 記得時光流逝,柏葉落下,剛剛消融的殘雪中,梅花枝條初現。 早晨醒來,發現自己已過半百,憂傷地感到辜負了青春年華的美好時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遠離家鄉,在異鄉過除夕之夜的孤獨與憂愁。詩中,「遠宦攜家任路歧」展現了旅途的艱辛和離鄉背井的無奈;「愁中抱病還增劇」則表達了身體的不適和心情的沉重。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如「柏葉」、「殘雪」和「梅枝」,隱喻了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最後,「朝來百歲過強半,惆悵穠華負盛時」深刻反映了詩人對逝去青春的哀愁和對未來的無奈。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和時光的深刻感悟。

王韋

明應天府上元人,字欽佩。弘治十八年進士。授吏部主事。歷河南提學副使,官至太僕少卿。爲詩婉麗多致,雋味難窮,然失之纖弱。有《南原集》。 ► 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