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舊九首

多病深知志術荒,中年苦復厭文章。 欲圖天地相終始,肯與時人較短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志術:志向和才能。
  • :厭倦。
  • :謀劃,希望。
  • 天地相終始:與天地同壽,比喻追求永恆。
  • 肯與:豈肯與。
  • 較短長:比較優劣,爭高低。

翻譯

多病的我深感自己的志向和才能已經荒廢,中年時更是厭倦了寫作文章。我渴望能夠與天地同壽,豈肯與時人爭高低。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方孝孺在多病和中年之際,對自身志向和才能的反思,以及對世俗爭鬥的厭倦。詩中,「多病深知志術荒」一句,透露出作者因病痛而感到的無奈和自省,而「中年苦復厭文章」則進一步以中年爲界,表達了對過去追求的厭倦。後兩句「欲圖天地相終始,肯與時人較短長」則展現了作者超脫世俗,追求永恆與高遠的志向,不願與時人爭一時之長短,體現了其高潔的情操和遠大的抱負。

方孝孺

方孝孺

明浙江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宋濂弟子,盡得其學。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漢中府教授,與諸生講學不倦。蜀獻王聞其賢,聘爲世子師,名其屋爲“正學”,學者因稱正學先生。建文帝即位,召爲侍講學士。修《太祖實錄》,爲總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稱效法周公輔成王,召使起草詔書。孝孺怒問“成王安在?”並擲筆於地,堅不奉命。遂被磔於市,宗族親友弟子十族數百人受牽連被殺。有《遜志齋集》。 ► 4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