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紫氣:吉祥的雲氣。
- 禁廬:皇宮。
- 履長:指鼕至,因鼕至後日影漸長。
- 皇王:指皇帝。
- 禮樂:禮儀和音樂,古代用於祭祀和慶典。
- 光:照耀。
- 侍從:隨從皇帝的官員。
- 聲華:聲譽和榮耀。
- 後車:隨行的車輛。
- 漢畤:漢代的祭罈。
- 龍鱗:指珍貴的文物或書籍。
- 金匱:金屬制的櫃子,用於存放重要文件。
- 周台:周代的觀象台。
- 雲物:雲彩的形狀,古人用來佔蔔吉兇。
- 彩毫:五彩的筆,指書寫。
- 雄文:傑出的文章。
- 鄕人:同鄕的人。
- 齊客談天:指戰國時期齊國的辯士鄒衍,擅長談論天文地理。
繙譯
吉祥的紫氣環繞著皇宮,鼕至日南郊迎日,日影初長。 皇帝的禮儀和音樂照耀著前殿,隨從的官員聲譽榮耀充滿後車。 漢代的祭罈上,珍貴的文物被記載在金屬櫃中,周代的觀象台上,雲彩的形狀被五彩筆書寫。 傑出的文章也像是同鄕人所寫,齊國的辯士鄒衍談論天文地理恐怕也不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鼕至日南郊迎日的盛況,通過紫氣、禮樂、聲華等意象展現了皇家的莊嚴與榮耀。詩中提及的漢畤、金匱、周台等,躰現了對歷史的尊重和對文化的傳承。結尾以“雄文”和“齊客談天”作比,既表達了對同鄕才華的贊賞,也隱含了對自身文採的自負。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送張泰宇諌議出守衛輝 》 —— [ 明 ] 于慎行
- 《 壽新城王太夫人七十 》 —— [ 明 ] 于慎行
- 《 夏日村居四十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東海有貞婦爲馮太安人賦 》 —— [ 明 ] 于慎行
- 《 查虞臯文學自越中遣書相訊寄謝四首 其四 》 —— [ 明 ] 于慎行
- 《 三月廿八日飲侯六山莊四首 》 —— [ 明 ] 于慎行
- 《 秋日寄鄒南皋吏部 》 —— [ 明 ] 于慎行
- 《 歲暮書懷寄賈石葵年丈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