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王君用章既去崑山爲客部副郎邑人俞仲蔚集古語爲八詠餞行要餘與家弟和之各得四首毋論其辭之當與否而感德
半刺威儀重,典客聲名高。
徵賢下樑榻,問俗見幹旄。
翠舄晨雙去,瑤琴夜一操。
祇應今仲蔚,窮巷又蓬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半刺:半官方的使者,這裏指王君用章。
- 威儀:莊嚴的儀容和舉止。
- 典客:古代官名,負責接待賓客。
- 徵賢:徵召賢才。
- 梁榻:指高官的座位,這裏比喻高位。
- 幹旄:古代用犛牛尾裝飾的旗子,這裏指儀仗。
- 翠舄:翠綠色的鞋子,這裏指華貴的服飾。
- 瑤琴:美玉製成的琴,這裏指高雅的音樂。
- 一操:一曲。
- 仲蔚:指俞仲蔚,詩中提到的邑人。
- 窮巷:偏僻的小巷。
- 蓬蒿:雜草,比喻荒涼之地。
翻譯
半官方的使者威儀莊重,典客的名聲顯赫高遠。 徵召賢才下至高官之位,詢問民情可見華麗的儀仗。 穿着翠綠鞋子的使者匆匆離去,夜晚彈奏着美玉琴曲。 如今只有俞仲蔚,依舊在偏僻的小巷和荒草中。
賞析
這首詩是王世貞爲送別王君用章而作,通過描繪王君用章的威儀和聲名,表達了對他的敬重和讚美。詩中「徵賢下樑榻,問俗見幹旄」展現了王君用章的職責和形象,而「翠舄晨雙去,瑤琴夜一操」則描繪了他的離去和留下的文化氣息。最後兩句轉向俞仲蔚,暗示了雖然王君用章離去,但俞仲蔚這樣的賢才仍在,表達了對俞仲蔚的懷念和對賢才的珍視。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情感真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