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斲 (zhuó):砍,削。
- 衛郎:指衛玠,古代美男子,這裏比喻紫檀梳匣的精美。
- 荀令:指荀彧,因其常佩香囊,故以「荀令香」比喻香氣。
- 寒暄:問候。
- 奉巾櫛:侍奉梳洗,指日常生活中的照顧。
- 行藏:行蹤,這裏指梳匣的使用和存放。
- 投老:到老,晚年。
- 緇衣:黑色的衣服,這裏指僧侶的服裝,比喻出家或隱居。
- 毋言:不要說。
- 棄置:拋棄不用。
翻譯
吳剛在月宮中砍下的樹,被削成了紫色的瓊箱。 這梳匣得到了衛玠般的美潤,長久地沾染了荀彧的香氣。 無論是寒冷還是溫暖,它都侍奉着梳洗,早晚都能見到它的行蹤。 到了晚年,即使穿上僧侶的黑衣,也不要說它是被拋棄的。
賞析
這首作品以紫檀梳匣爲題,通過對吳剛、衛玠、荀彧等歷史人物的比喻,讚美了梳匣的精美與香氣。詩中「寒暄奉巾櫛,早晚見行藏」表達了梳匣在日常生活中的實用價值,而「投老緇衣日,毋言棄置傷」則體現了對梳匣的深厚情感,即使歲月流轉,也不願其被遺忘。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物品的珍視和對生活的熱愛。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趙中丞良弼便道過裏爲促其行 》 —— [ 明 ] 王世貞
- 《 太宰袁公抑之同訪虎丘得二首 》 —— [ 明 ] 王世貞
- 《 答於鱗 》 —— [ 明 ] 王世貞
- 《 嘉則長卿復以五言絕句二十首博和有如樂府者有如詠史者漫爲倚答當更許我事不許我情也仰山師雲神道則不無佛法 》 —— [ 明 ] 王世貞
- 《 信筆爲雜體三首 》 —— [ 明 ] 王世貞
- 《 夏日同皇甫開州遊鄭氏園 》 —— [ 明 ] 王世貞
- 《 青陽度 》 —— [ 明 ] 王世貞
- 《 嘉則長卿復以五言絕句二十首博和有如樂府者有如詠史者漫爲倚答當更許我事不許我情也仰山師雲神道則不無佛法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