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都閫(kǔn):指都指揮使司,明代地方軍事機構。
- 將軍:指吳都閫,即吳姓的都指揮使。
- 虎竹:古代兵符,此指軍權。
- 組練:指軍隊。
- 旌旗:旗幟的總稱。
- 海門:指海邊的門戶,此指浙江沿海地區。
- 舊都:指杭州,曾是南宋的都城。
- 儀文:指禮儀和文治。
- 大鎮:指重要的軍事鎮守地。
- 節制:指軍事上的指揮和控制。
- 鯨魚:比喻強大的敵人。
- 跋海:比喻敵人的囂張和侵略。
- 伏波功:指平定海上的功績,典出東漢伏波將軍馬援。
翻譯
將軍的才氣震撼江東,新近分得虎竹軍權前往越中。 軍隊在湖岸月色中突然顯得明亮,旌旗在海門風中率先飄揚。 舊都杭州自知禮儀文治的繁榮,現在看這大鎮的節制更顯雄壯。 聽說鯨魚般的強敵仍在跋扈海上,須要將軍建立如伏波將軍般的功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將軍赴任浙鎮的壯麗場景,通過「組練乍明湖岸月,旌旗先掣海門風」等句,生動展現了軍隊的威武和將軍的英勇氣概。詩中「舊都自識儀文盛,大鎮今看節制雄」反映了將軍對舊都文化的尊重和對新任大鎮的自信。結尾「見說鯨魚猶跋海,須君一建伏波功」則寄寓了對將軍未來功業的深切期待,體現了詩人對國家安危的關切和對英雄人物的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