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坤山月岩寺陳鐵峯孟我疆諸君會講處也

何代標金剎,層崖半倚天。 鬆門低落日,石竇瀉鳴泉。 野曠寒煙積,山高細路懸。 因懷蓮社客,惆悵講堂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剎:指寺廟。
  • 層崖:層層疊疊的懸崖。
  • 鬆門:松樹形成的門狀景象。
  • 石竇:岩石間的洞穴。
  • 瀉鳴泉:泉水從高處落下,發出聲響。
  • 野曠:廣闊的野外。
  • 寒煙:寒冷的霧氣。
  • 蓮社客:指參與蓮社的文人。蓮社是東晉時期的一個文學社團。
  • 講堂:講學的地方。

翻譯

是哪個朝代在這金色的寺廟上,層層懸崖半倚天際。 松樹形成的門低垂着落日,岩石間的洞穴中泉水鳴響。 野外廣闊,寒冷的霧氣積聚,山峯高聳,細小的山路懸掛。 因此懷念那些蓮社的文人,在講堂前感到惆悵。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山中古寺的靜謐景象,通過「金剎」、「層崖」、「鬆門」、「石竇」等意象,展現了寺廟的古老與莊嚴。詩中「野曠寒煙積,山高細路懸」進一步以廣闊的野外和險峻的山路,加深了場景的幽深與超脫。結尾處「因懷蓮社客,惆悵講堂前」則抒發了對往昔文人雅集的懷念與惆悵,體現了詩人對文化傳統的珍視和對往昔時光的追憶。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