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乘驄:騎着青白色的馬。驄(cōng),青白色的馬。
- 白玉羈:白色的馬籠頭。羈(jī),馬籠頭。
- 六傳:指六部傳遞的文書。
- 諸夷:指邊疆的少數民族。
- 昆池:即滇池,位於雲南。
- 三千艦:形容艦隊龐大。
- 益部:指四川一帶。
- 尺羽:比喻微小的信息或奏章。
翻譯
客人騎着青白色的馬,馬籠頭是白色的玉石製成,他帶着六部傳遞的文書下到邊疆的少數民族地區。滇池中訓練着龐大的艦隊,四川一帶在五月時節驅使着軍隊。春天農忙時,飛快的文書讓農民回到田間耕作,夜晚停駐時,戰車旁的軍營散開了旌旗。皇宮中已經關注到南方的動態,即使是一點點信息也能讓奏章的傳遞變得遲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官員前往雲南執行任務的情景,通過「乘驄白玉羈」和「六傳下諸夷」等詞句,展現了其身份的尊貴和任務的重要性。詩中「昆池水習三千艦」和「益部霜驅五月師」反映了當時軍事訓練和調動的繁忙景象。後兩句則通過「飛檄春農歸耒耜」和「停車夜壘散旌旗」表達了戰時與農時的交替,以及軍營夜晚的寧靜。最後兩句「甘泉實已垂南顧,尺羽能令奏計遲」則暗示了朝廷對南方的關注以及信息傳遞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邊疆的軍事活動,又透露出朝廷的關懷和戰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