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昔三首

更憶南巡漢武皇,樓船車馬鬱相望。 輕裘鄠杜張公子,挾瑟邯鄲呂氏倡。 秋淨旌旗營細柳,夜深烽火獵長楊。 孤臣尚有遺弓淚,不見當時折檻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南巡:指皇帝南下巡視。
  • 漢武皇:即漢武帝,西漢的皇帝。
  • 樓船:古代的大型船隻,常用於軍事或皇家巡遊。
  • 車馬:指隨行的車輛和馬匹。
  • 鬱相望:形容隊伍連綿不斷,望不到盡頭。
  • 輕裘:輕便的皮衣,指穿着華貴的衣服。
  • 鄠杜:地名,指鄠縣和杜陵,這裏指代貴族居住的地方。
  • 張公子:泛指貴族子弟。
  • 挾瑟:帶着瑟(一種古代樂器)。
  • 邯鄲:地名,古代著名的城市。
  • 呂氏倡:指呂不韋,秦國的政治家,這裏泛指權貴。
  • 秋淨:秋天晴朗。
  • 旌旗:旗幟的總稱,代表軍隊或皇家的標誌。
  • 營細柳:指在細柳營地駐紮,細柳是地名,也是軍營的代稱。
  • 夜深:深夜。
  • 烽火:古代用於傳遞軍情的火光信號。
  • 獵長楊:在長楊宮附近打獵,長楊宮是漢代皇家園林。
  • 孤臣:孤立無援的臣子。
  • 遺弓淚:指對故國的懷念和悲傷。
  • 折檻郎:指忠臣,典故出自漢代,折檻指忠臣因直言進諫而被罰。

翻譯

回憶起漢武帝南巡的盛況,樓船和車馬連綿不絕,景象壯觀。貴族子弟穿着華貴的衣服,在鄠杜地區遊走,權貴們帶着瑟在邯鄲城內遊蕩。秋天晴朗,旌旗飄揚在細柳營地,深夜裏烽火在長楊宮附近閃爍,象徵着皇家的狩獵活動。然而,孤立無援的臣子仍懷念故國,流下悲傷的淚水,卻再也見不到那些因直言進諫而受罰的忠臣了。

賞析

這首詩通過回憶漢武帝南巡的盛況,展現了當時皇家的繁華與權貴的奢侈生活。詩中「樓船車馬鬱相望」描繪了南巡隊伍的壯觀,而「輕裘鄠杜張公子,挾瑟邯鄲呂氏倡」則生動地勾畫出貴族子弟和權貴的生活場景。後半部分轉向對忠臣的懷念和對時局的感慨,通過「孤臣尚有遺弓淚,不見當時折檻郎」表達了對忠臣的敬仰和對現實的不滿。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歷史的風貌,又抒發了作者的情感。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