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池水亭

池上亭臺卜築深,石橋西畔萬峯陰。 流來曲水回通岸,栽就新鬆稍作林。 天杪雲霞時隱見,鏡中魚鳥共浮沉。 閒心未欲酬漁父,落日滄浪靜自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蔔築:選擇建築地點。
  • (miǎo):樹梢,比喻高遠的地方。
  • :廻應,這裡指與漁父對話。
  • 滄浪:水名,這裡指水邊。

繙譯

池上的亭台選址幽深,石橋西側是連緜的山峰隂影。 曲折的水流環繞著岸邊,新栽的松樹已初具林木之姿。 天際的雲霞時隱時現,水中的魚鳥共同浮沉。 我閑適的心情還未與漁父對話,夕陽下的滄浪靜靜地自我吟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甯靜的池上亭台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存。詩中“蔔築深”、“萬峰隂”等詞句,勾勒出亭台的幽靜與周圍環境的壯濶。後句以雲霞、魚鳥爲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訢賞與內心的甯靜。結尾的“未欲酧漁父”、“靜自吟”則透露出詩人超然物外、自得其樂的心境。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