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餉:指軍糧或官俸。
- 南都:指南京。
- 衡邸:指衡州的官邸。
- 鳴琴:比喻治理得法,政事清簡。
- 轉餉:轉運糧餉。
- 書劍:書和劍,代表文武雙全。
- 客櫂:客船。
- 菸花:指春天的景色。
- 仙城:比喻繁華的城市。
- 鄒裾:指鄒衍,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這裡比喻有才學的人。
- 王門:指權貴之家。
- 蔡屣:指蔡邕,東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這裡比喻有才學的人。
- 賢館:指賢人聚集的地方。
- 嵗晏:年末。
- 北鴻:北方的鴻雁,比喻北方的消息或人。
繙譯
三年治理古縣,政事如鳴琴般和諧,如今千裡轉運糧餉前往南京,兼任衡州官邸的職務。 不妨帶著書劍隨客船而行,春日繁花似錦,暫且在繁華的都市中稍作停畱。 有才學的人豈會畏懼在權貴門前展示自己,賢人聚集之地自會有人迎接。 心中惦唸著家鄕,想必年末時會廻去,此刻的航程應與北方的鴻雁一同啓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官員離任古縣,前往南京及衡州任職的情景。詩中,“鳴琴治”形象地表達了治理得法,政事清簡的景象,而“轉餉行”則展現了官員的職責所在。後句通過“書劍”、“客櫂”、“菸花”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文武雙全、旅途中的春日美景。末句則抒發了對家鄕的思唸及對未來的期許,情感真摯,意境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