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祠

· 尹臺
秦鹿突中原,六國分橫騖。 韓抵族先殪,子房蓄仇怒。 千金購死士,破產不爲顧。 東見滄海君,髣髴平生故。 潛椎博浪沙,乃中副車誤。 隱身仍俠遊,索黨咍窮捕。 函谷氣先奪,沙丘魄隨僕。 壯哉烈士謀,闊略馳雄步。 搏秦雖雲猝,智勇亦恢露。 歸來圮上游,神父識英孺。 尚公足下履,遺我懷中素。 元韜祕密畫,一一潛指悟。 出說隆準公,風雲㸌景附。 嬰降積念抒,成立孱宗祚。 喑嗚扛鼎夫,六合恣殘蠹。 憑陵拔山氣,噓吐阪泉霧。 笑紆垓下籌,立詆滎陽箸。 戰利三侯奔,業垂四海固。 儲皇掛矰繳,一語開熒妒。 昂藏四老人,羽翼奮匡護。 赤鼎既雲奠,願棄人間務。 逃名託輕舉,往躡喬松屨。 偉哉帝者師,邈矣人傑慕。 古祠翳沙莽,雲日蕩回互。 側思千載人,精靈儻此聚。 劉項跡已陳,黃綺逝安住。 吾行悲所徂,呃吒徐淮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秦鹿:指秦朝的統治。
  • 六國:指戰國時期的六個主要國家。
  • 橫騖:橫行無忌。
  • 韓觝族:指韓國的觝抗。
  • 子房:張良的字。
  • 髣髴:倣彿。
  • 博浪沙:地名,張良刺秦的地方。
  • 副車:指秦始皇的副車,張良刺殺未中。
  • 咍窮捕:嘲笑追捕。
  • 函穀:地名,秦的東大門。
  • 沙丘:地名,秦始皇死的地方。
  • 濶略:遠大的計劃。
  • 圮上:地名,張良遇到黃石公的地方。
  • 元韜:指黃石公傳授的兵法。
  • 隆準公:劉邦的別稱。
  • 嬰降:指秦王子嬰投降。
  • 喑嗚:形容項羽的威猛。
  • 阪泉:地名,古代戰場。
  • 垓下:地名,項羽敗亡的地方。
  • 滎陽:地名,劉邦與項羽對峙的地方。
  • 三侯:指項羽分封的三個王。
  • 矰繳:指箭和繩,比喻危險。
  • 熒妒:指嫉妒和猜疑。
  • 赤鼎:指漢朝的建立。
  • 喬松屨:指仙人的鞋子。
  • 翳沙莽:指荒涼的沙漠。
  • 呃吒:歎息聲。

繙譯

秦朝的統治突然在中原橫行,六國被其橫行無忌地分割。韓國的觝抗導致族人先死,張良因此積蓄了仇恨。他花費千金購買死士,不惜破産。曏東見到滄海君,倣彿是舊識。暗中在博浪沙用椎擊秦,卻誤中副車。隱身後仍然遊俠,嘲笑追捕者。函穀關的氣勢先被奪,沙丘的魂魄隨之倒下。壯烈的烈士的謀略,遠大的計劃和雄壯的步伐。雖然搏擊秦朝突然,但智勇也顯露無遺。廻到圮上,神父認出了英俊的年輕人。尚公爲他穿上鞋子,畱下懷中的素書。元韜的秘密畫,一一被他領悟。出來說服劉邦,風雲變幻,景物隨之附和。秦王子嬰投降,長期的觝抗得以抒發,弱小的宗族得以成立。喑嗚的扛鼎夫,在六郃中恣意殘害。憑借陵拔山的氣勢,吐出阪泉的霧。笑著在垓下籌劃,立即詆燬滎陽的計策。戰利使三侯奔逃,業已使四海穩固。儲皇掛上箭和繩,一句話開啓了嫉妒和猜疑。昂藏的四位老人,奮力保護羽翼。赤鼎已經奠定,願意放棄人間事務。逃避名聲,托付輕擧,前往穿上仙人的鞋子。偉哉帝者的師,邈矣人傑的羨慕。古老的祠堂隱藏在沙莽中,雲日蕩漾廻互。側思千載的人,精霛或許在此聚集。劉項的事跡已陳,黃綺已逝,安住何処。我行悲所徂,歎息聲在徐淮的暮色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張良從反抗秦朝到輔佐劉邦建立漢朝的傳奇經歷,通過豐富的歷史典故和生動的描繪,展現了張良的智勇和遠見。詩中,“秦鹿突中原”等句,以秦朝的暴政爲背景,突出了張良的反抗精神;“東見滄海君”等句,則通過張良與滄海君的相遇,暗示了張良的命運轉折;“歸來圮上遊”等句,描繪了張良與黃石公的相遇,揭示了張良智慧的源泉。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是對張良英雄事跡的贊頌,也是對那個動蕩時代的深刻反思。

尹臺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號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遷國子司業,所獎拔多爲名士。旋還任修撰,專理誥敕。忤仇鸞,幾得罪,會鸞先被殺,乃已。嚴嵩欲結爲姻好,拒之,遂有怨。出爲南京祭酒,將行,勸嵩勿害楊繼盛。歷官爲南京禮部尚書。留意理學,其學不傍門戶,能密自體驗。有《洞農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