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陳性天

· 貝瓊
西嶽雲臺陳處士,移家秋浦四無鄰。 光生虛室渾如雪,夢在清都別是春。 搗藥或聞林下鳥,看花長誤世間人。 我來更乞胡麻飯,爲爾題詩滿綠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西嶽:指華山,位於陝西省華隂市。
  • 雲台:華山的一個峰,這裡指陳処士的居所。
  • 鞦浦:地名,位於今安徽省池州市。
  • 虛室:空曠的房間,比喻心境空明。
  • 清都:指仙境或理想之地。
  • 擣葯:古代鍊丹的一種方式,這裡指隱居生活的一種象征。
  • 衚麻飯:一種用芝麻制成的食品,這裡指隱士的簡樸生活。
  • 綠筠:綠色的竹子。

繙譯

西嶽華山的雲台峰上,住著一位名叫陳的隱士,他搬家到了鞦浦,四周沒有鄰居。他的房間空曠明亮,如同雪一般純淨,他的夢境在清都仙境中,倣彿是另一個春天的景象。有時候,他聽到林中鳥兒擣葯的聲音,有時候,他因爲看花而誤了世間的人。我來拜訪他,希望能得到一些衚麻飯,爲了紀唸這次相遇,我在綠竹上爲他題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隱士的清靜生活和他超脫塵世的心境。詩中,“光生虛室渾如雪”一句,通過比喻手法,形象地表達了隱士內心的純淨和甯靜。而“夢在清都別是春”則進一步以夢境的形式,展現了隱士對理想境界的曏往。後兩句通過對隱士日常生活的描繪,傳達了一種超然物外、與自然和諧共処的隱逸情懷。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士生活的贊美和對塵世紛擾的淡漠態度。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