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墓

晨興駕我車,行行造古墓。 墓門一何寥,踟躕久延顧。 白阡修且直,青松夾中路。 借言葬者誰,漢時徐孺子。 麟出諒不偶,龍潛竟何以。 峨峨東都會,藹藹青雲士。 一鳴爭及時,邁跡歆先軌。 冠蓋紛若雲,車馬闐京裏。 鳴玉氣自振,排闥情難已。 鴻鐘有競動,大策無停紀。 斯人獨岑寂,哀嘆勞心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前往,到達。
  • 墓門:墓地的入口。
  • 踟躕:猶豫不決,徘徊不前。
  • 白阡:白色的墓道。
  • 徐孺子:東漢時期的隱士徐稚,字孺子。
  • 麟出:麒麟出現,比喻傑出的人物出現。
  • 龍潛:龍潛伏,比喻有才能的人隱居不出。
  • 東都會:指東漢的都城洛陽。
  • 藹藹:形容人多。
  • 青雲士:指有遠大志曏和才能的人。
  • 邁跡:超越前人的足跡。
  • :敬仰,羨慕。
  • 先軌:前人的榜樣。
  • 冠蓋:官員的冠服和車蓋,代指官員。
  • :充滿。
  • 京裡:京城。
  • 鳴玉:古代官員腰間珮戴的玉飾,行走時發出聲響,比喻有才能的人顯露才華。
  • 排闥:推開門,比喻有才能的人積極進取。
  • 鴻鍾:大鍾,比喻重大的事業或決策。
  • 大策:重大的策略或計劃。
  • 岑寂:寂靜,孤獨。
  • 哀歎:悲傷歎息。
  • 勞心:憂慮,操心。

繙譯

清晨起來,我駕著車,前往古老的墓地。墓地的入口是多麽的寂靜,我徘徊不前,久久地凝眡。白色的墓道脩長而筆直,青松夾道而立。我問這是誰人的墓地,得知是漢代徐孺子的安息之地。傑出的人物出現往往不逢其時,有才能的人隱居又該如何呢?東漢的都城洛陽,聚集著衆多有志之士。他們爭相及時地展現才華,超越前人的足跡,令人敬仰。京城中官員雲集,車馬喧囂。有才能的人顯露才華,積極進取,情感難以自抑。重大的事業和決策在競相推動,重大的策略和計劃從未停歇。而這位徐孺子卻獨自寂寞,悲傷歎息,憂慮重重。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徐孺子墓地的寂靜景象,表達了對這位隱士的敬仰與哀思。詩中,“白阡脩且直,青松夾中路”等句,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了墓地的莊嚴與肅穆。同時,通過對比京城的喧囂與徐孺子的寂寞,突出了徐孺子的高潔與孤獨。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歷史人物的深刻思考與緬懷之情。

李夢陽

李夢陽

明陝西慶陽人,徙居開封,字獻吉,自號空同子。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武宗時,爲尚書韓文草奏疏,彈劾宦官劉瑾等,下獄免歸。瑾誅,起爲江西提學副使,倚恃氣節,陵轢臺長,奪職。家居二十年而卒。嘗謂漢後無文,唐後無詩,以復古爲己任。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朱應登、顧璘、陳沂、鄭善夫、康海、王九思號十才子。又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號七才子,是爲前七子。夢陽己作,詩宗杜甫,頗狂放可喜,文則詰屈警牙,殊少精彩,時人則視爲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