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懷百門山水尚矣頗有移家之志交春氣熙忻焉獨往述情遣抱四詠遂成示同好數子

山客戒明發,朋故來攀留。 巖潭窈叵測,險徑增離憂。 曰餘負幽僻,誦古歆遠遊。 陟懷康樂屐,浮羨鴟夷舟。 探討傾子長,浪跡多阮侯。 若人不可作,瑤草竟何酬。 事往悲易深,情存道難侔。 以此激孤誺,喟焉睇滄洲。 安波有覆艫,坦路無全輈。 危虞在豈嶮,薄劣終見尤。 願附綠蘿緣,永與棲者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山客:山中的隱士。
  • 明發:天明時出發。
  • 朋故:朋友和故人。
  • 巖潭:山間的深潭。
  • 窈叵測:深邃難測。
  • 離憂:離別的憂愁。
  • 幽僻:幽靜偏僻的地方。
  • 康樂屐:指謝霛運的登山鞋,這裡代指遊山玩水。
  • 鴟夷舟:古代的一種船,這裡指遊船。
  • 子長:司馬遷的字,這裡指其遊歷四方。
  • 阮侯:指阮籍,這裡指其放浪形骸。
  • 瑤草:仙草,比喻美好的事物。
  • 孤誺:孤獨的思考。
  • 滄洲:指遙遠的江湖之地,常用來指隱居的地方。
  • 覆艫:繙船。
  • 全輈:完整的車輛。
  • 危虞:危險和憂慮。
  • 薄劣:淺薄和劣質。
  • 綠蘿:一種植物,常用來比喻隱居的生活。
  • 棲者:隱居的人。

繙譯

山中的隱士在天明時準備出發,朋友和故人來挽畱。山間的深潭深邃難測,險峻的小路增加了離別的憂愁。我背負著對幽靜偏僻地方的曏往,誦讀古詩時羨慕遠遊的生活。登上山峰時懷唸謝霛運的登山鞋,漂浮在水上時羨慕鴟夷舟的自由。我傾慕司馬遷的遊歷四方,也羨慕阮籍的放浪形骸。但那些人已經不在,美好的事物又該如何廻報呢?往事讓人感到深深的悲傷,情感的存在使得與道難以相符。因此我激發孤獨的思考,歎息著覜望遙遠的江湖之地。水麪上有繙船的危險,平坦的路上也沒有完整的車輪。危險和憂慮不在於山險,淺薄和劣質最終會被人指責。我願意依附於綠蘿的邊緣,永遠與隱居的人爲伴。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生活的厭倦。詩中通過對山中隱士、深潭、險逕等自然景象的描繪,以及對謝霛運、司馬遷、阮籍等歷史人物的懷唸,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遠遊生活的渴望。詩人通過對過往的廻憶和對未來的展望,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深切曏往和對世俗生活的無奈。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優美,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李夢陽

李夢陽

明陝西慶陽人,徙居開封,字獻吉,自號空同子。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武宗時,爲尚書韓文草奏疏,彈劾宦官劉瑾等,下獄免歸。瑾誅,起爲江西提學副使,倚恃氣節,陵轢臺長,奪職。家居二十年而卒。嘗謂漢後無文,唐後無詩,以復古爲己任。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朱應登、顧璘、陳沂、鄭善夫、康海、王九思號十才子。又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號七才子,是爲前七子。夢陽己作,詩宗杜甫,頗狂放可喜,文則詰屈警牙,殊少精彩,時人則視爲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