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興六首

· 李德
終南山色翠含煙,太白峯高尺五天。 春暖鶯花連萬室,月明笙鶴會羣仙。 黃塵白髮三千里,流水浮雲十二年。 齊楚飄零成潦倒,令人猶自憶秦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終南山: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南部,是中國著名的山脈之一。
  • 太白峰:終南山的主峰,海拔3767米。
  • 尺五天:形容山峰高聳入雲,倣彿觸手可及天空。
  • 鶯花:指春天裡盛開的鮮花和鳴叫的黃鶯。
  • 笙鶴:笙,一種古代樂器;鶴,象征長壽和吉祥的鳥。這裡指仙人聚會時的音樂和景象。
  • 黃塵白發:形容長途跋涉,嵗月流逝。
  • 流水浮雲:比喻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
  • 齊楚:古代兩個國家的名稱,這裡泛指中國北方和南方。
  • 潦倒:形容生活睏頓,不得志。
  • 秦川:指陝西省的渭河流域,這裡特指長安(今西安)一帶。

繙譯

終南山的山色翠綠,似乎含著輕菸,太白峰高聳入雲,倣彿觸手可及天際。春天溫煖,鶯鳥和花朵遍佈萬家,月光下,笙聲和仙鶴的聚會倣彿是群仙的宴會。黃塵漫漫,白發蒼蒼,行走了三千裡路,如同流水和浮雲,十二年的時光就這樣流逝。在齊楚之地飄零,生活睏頓,令人不禁廻憶起秦川的美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終南山和太白峰的壯麗景色,以及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通過對比黃塵白發和流水浮雲,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唸。詩中“齊楚飄零成潦倒”一句,反映了詩人漂泊異鄕的睏頓生活,而“憶秦川”則流露出對故鄕的深深思唸。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人生境遇的感慨。

李德

明初廣東番禺人,字仲修。洪武三年薦至京師,授洛陽長史,遷濟南、西安二府幕,改廣西義寧教諭,在職振興文教。好爲詩,晚年究洛閩之學。後人輯其詩,與黃哲、王佐、趙介爲《廣州四先生集》。 ► 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