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映雪齋

· 貝瓊
門前雪一尺,苦士未能眠。 永夜生虛白,窮年守太玄。 寒通窗外月,夢落同中天。 太乙如相過,青藜不用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永夜:長夜。
  • 虛白:指空明的心境。
  • 窮年:整年。
  • 太玄:深奧的哲理或道家的玄理。
  • 寒通:寒冷透徹。
  • 太乙:即太一,古代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氣。
  • 青藜:指藜杖,傳說中太乙真人用來照明的藜杖。
  • :同“燃”,燃燒。

繙譯

門前積雪深達一尺,貧苦的士人因此夜不能寐。 長夜中生出空明的心境,整年堅守著深奧的哲理。 寒冷透徹窗外月光,夢中景象倣彿落在天邊。 若太乙真人來訪,那青藜杖也不必點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清貧士人在雪夜中的沉思與堅守。詩中,“門前雪一尺”形象地勾勒出了嚴鼕的寒冷與士人的貧苦,而“永夜生虛白,窮年守太玄”則表達了士人內心的甯靜與對深奧哲理的執著追求。後兩句通過“寒通窗外月,夢落同中天”進一步以月光和夢境來象征士人的精神世界,最後以太乙真人和青藜杖的典故,暗示了士人高尚的精神追求和超脫的境界。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士人雖処睏境,但精神世界依然豐富和超脫的情懷。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