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方文敏秋興五首

· 貝瓊
西湖一雨始知秋,水碧山明散客愁。 何日仙人留白石,當時宋祖戰清流。 銀河接地西南界,玉氣通天日夜浮。 懷古登高無限意,暮雲千里重回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別人詩作的原韻去作詩。
  • 仙人留白石:傳說中的仙人留下的白色石頭,常用來象徵神祕或超自然的事物。
  • 宋祖戰清流:指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在陳橋兵變後,與後周的軍隊在清流關的戰鬥。
  • 銀河接地西南界:銀河似乎從天而降,接到了西南的邊界。
  • 玉氣通天日夜浮:形容天空中似乎有玉石般的光氣,日夜不息地浮動。

翻譯

一場秋雨後,我才意識到西湖已入秋,湖水碧綠,山色明媚,驅散了旅人的憂愁。 不知何時,仙人留下了那塊白石,宋朝的祖先曾在清流關戰鬥。 銀河似乎接地於西南的邊界,玉氣通天,日夜不息地浮動。 懷着對往昔的懷念,登高望遠,心中涌起無限感慨,暮雲千里,我不禁再次回頭凝望。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西湖秋雨後的景色,抒發了詩人對往昔歷史的懷念和對自然美景的感慨。詩中「水碧山明」的描繪生動展現了西湖秋日的美麗,而「仙人留白石」、「宋祖戰清流」則巧妙地融入了歷史元素,增添了詩的深度。後兩句通過對天象的描繪,進一步以宏大的視角展現了詩人的無限思緒,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