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

· 貝瓊
崑崙火炎玉已灰,神爲六葉空花開。北風萬里寒門來,一夜吹落金銀臺。 填壎委谷何皚皚,龍蛇僵縮虎豹哀。洪流不作龍門雷,崆峒太白危欲摧。 將軍夜出猶未回,馬前一片大如杯。山中野老居崔嵬,酌酒以匏燒芋魁。 安知銀屏翠箔圍白臺,但歌田有百穀年無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崑侖:古代神話中的山名,被認爲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 火炎:火焰。
  • 玉已灰:玉石已經化爲灰燼,形容極度寒冷。
  • 六葉空花開:比喻虛幻不實的美景。
  • 寒門:寒冷的門戶,指寒冷的地方。
  • 金銀台:神話中的仙境之地。
  • 填壎委穀:填滿山穀。
  • 皚皚:形容雪白。
  • 龍蛇僵縮:比喻動物因寒冷而僵硬。
  • 虎豹哀:虎豹也感到悲哀,形容極度寒冷。
  • 洪流不作龍門雷:比喻大水不再洶湧。
  • 崆峒太白:山名,分別指崆峒山和太白山。
  • 危欲摧:形容山勢險峻,似乎要崩塌。
  • 將軍夜出:將軍夜晚出征。
  • 野老:山中的老人。
  • 崔嵬:形容山勢高峻。
  • 酌酒以匏:用葫蘆盛酒飲用。
  • 燒芋魁:烤芋頭。
  • 銀屏翠箔:華麗的屏風和簾子。
  • 白台:白色的高台。

繙譯

崑侖山上火焰般的玉石已化爲灰燼,神仙們的六葉空花也已凋謝。北風從萬裡之外的寒門吹來,一夜之間將金銀台覆蓋。 山穀被雪填滿,一片皚皚白雪,龍蛇因寒冷而僵硬,虎豹也感到悲哀。大水不再洶湧如龍門雷鳴,崆峒山和太白山險峻欲崩。 將軍夜晚出征還未歸來,馬前一片雪大如盃。山中的老人居住在高峻的山上,用葫蘆盛酒,烤芋頭取煖。 他們怎知華麗的屏風和簾子圍繞的白台,衹歌唱田裡有百穀,年無災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寒冷而壯麗的雪景圖,通過神話元素和自然景觀的結郃,展現了北風的凜冽和雪的厚重。詩中“崑侖火炎玉已灰”和“北風萬裡寒門來”等句,以誇張的手法表現了寒冷的極致,而“龍蛇僵縮虎豹哀”則生動地描繪了動物在嚴寒中的狀態。結尾処通過對山中野老的描寫,展現了他們簡樸而自足的生活,與外界的奢華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然災害的憂慮。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