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詩

問客何方來,四月發回中。 繁霜隕百草,樹木如寒冬。 客行一何遙,客顏一何憔。 舉目望關山,關山鬱蕭條。 少壯盡乘邊,崖谷何寥寥。 戰馬不解鞍,弓矢常在腰。 碩鼠走空倉,城上狐狸跳。 咄咄勿復陳,更問北來人。 六月天雨霜,哀哉生不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回中:地名,在今陝西省隴縣西北。
  • 繁霜:濃霜。
  • 關山:泛指關隘山川。
  • 寥寥:形容空曠、稀少。
  • 碩鼠:大老鼠,比喻貪婪的人。
  • 咄咄:表示驚詫或感嘆的聲音。
  • 生不辰:生不逢時,指命運不佳。

翻譯

請問客人從何方來,四月時從回中出發。 濃霜使百草凋零,樹木彷彿處於寒冬。 客人的行程多麼遙遠,客人的面容多麼憔悴。 擡頭望向關隘山川,關山顯得鬱郁蕭條。 年輕的壯士都去守邊,崖谷顯得空曠稀少。 戰馬不卸鞍,弓箭常掛在腰間。 大老鼠在空倉中奔跑,城牆上的狐狸跳躍。 哎呀,不要再說了,還是問問北來的人吧。 六月天竟然下霜,真是生不逢時,令人悲哀。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四月回中出發的客人所見所感,展現了邊疆的荒涼和戰爭的殘酷。詩中「繁霜隕百草,樹木如寒冬」以誇張的手法表現了邊地的嚴寒,而「戰馬不解鞍,弓矢常在腰」則生動地描繪了戰士們時刻準備戰鬥的狀態。結尾的「六月天雨霜,哀哉生不辰」更是深刻地抒發了對時局的不滿和對命運的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邊疆戰士的同情和對國家命運的關切。

李夢陽

李夢陽

明陝西慶陽人,徙居開封,字獻吉,自號空同子。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武宗時,爲尚書韓文草奏疏,彈劾宦官劉瑾等,下獄免歸。瑾誅,起爲江西提學副使,倚恃氣節,陵轢臺長,奪職。家居二十年而卒。嘗謂漢後無文,唐後無詩,以復古爲己任。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朱應登、顧璘、陳沂、鄭善夫、康海、王九思號十才子。又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號七才子,是爲前七子。夢陽己作,詩宗杜甫,頗狂放可喜,文則詰屈警牙,殊少精彩,時人則視爲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