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燕西清高士滄洲一曲歌者李氏善胡琴者阮仲朋引觴奏伎賓主盡歡即席賦詩

· 貝瓊
百花堂深香霧生,將軍燕客更多情。 春光已到篔簹谷,客夢如在芙蓉城。 蛾眉八字遠山碧,鳳尾雙絲流水清。 金樽美酒敵秋露,今日爲君懷抱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篔簹谷(yún dāng gǔ):一種生長在水邊的竹子,這裏可能指生長這種竹子的山谷。
  • 蛾眉:古代形容女子細長而美麗的眉毛。
  • 八字遠山碧:形容眉毛形狀如「八」字,顏色如遠山般碧綠。
  • 鳳尾雙絲流水清:形容琴絃如鳳尾般細長,聲音如流水般清澈。
  • 敵秋露:形容酒的甘美可以媲美秋天的露水。

翻譯

百花堂內香氣繚繞,將軍宴請賓客更顯多情。 春光已經照耀到生長篔簹竹的山谷,客人的夢境彷彿在芙蓉城中。 女子的眉毛如八字般細長,顏色宛如遠山碧綠,琴絃如鳳尾般細長,聲音清澈如流水。 金樽中的美酒甘美無比,足以媲美秋天的露水,今日我願爲您傾盡滿懷的情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立春日將軍宴請賓客的盛況,通過「百花堂深香霧生」等句,展現了宴會的繁華與將軍的熱情。詩中「春光已到篔簹谷」與「客夢如在芙蓉城」相映成趣,既表達了春光的到來,又隱喻了賓客們如夢如幻的愉悅心情。後兩句通過對女子眉毛和琴聲的細膩描寫,進一步以視覺和聽覺的美感烘托出宴會的雅緻。結尾的「金樽美酒敵秋露」則強調了美酒的珍貴與宴會的高雅,表達了主人對賓客的深厚情誼。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