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暮五首

萬木蕭蕭俱歲暮,疏梅修竹可憐風。 三河晴雪飛鴻裏,四海孤城返照中。 白首園林惟闃寂,紫塵車馬自開通。 誰堪物序驚前事,況復馮高數廢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嵗暮:年末,一年將盡的時候。
  • 蕭蕭: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
  • 疏梅脩竹:稀疏的梅花和高大的竹子。
  • 三河:指黃河、淮河、洛河,這裡泛指中原地區。
  • 晴雪:晴朗天氣中的雪。
  • 飛鴻:飛翔的大雁。
  • 四海:指全國各地。
  • 孤城:孤立無援的城池。
  • 返照:夕陽的餘暉。
  • 白首:頭發變白,指年老。
  • 園林:花園和林地。
  • 闃寂(qù jì):非常寂靜。
  • 紫塵:指繁華熱閙的地方。
  • 車馬:車輛和馬匹,這裡指繁忙的交通。
  • 開通:繁忙,熱閙。
  • 物序:自然界的時序,這裡指時光的流逝。
  • 馮高:登高。
  • 廢宮:廢棄的宮殿。

繙譯

萬木在年末時都顯得蕭瑟,稀疏的梅花和高大的竹子在風中顯得格外可憐。中原地區晴朗的雪景中,飛翔的大雁在空中劃過,而全國各地的孤城中,夕陽的餘暉映照著。年老的我居住在園林中,這裡非常寂靜,而繁華熱閙的地方則是車水馬龍。誰能不感歎時光的流逝,驚覺過往的事情,更何況是登高望遠,數著那些廢棄的宮殿。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嵗末的蕭瑟景象,通過“萬木蕭蕭”、“疏梅脩竹”等自然元素,傳達出深沉的嵗月感慨。詩中“三河晴雪”與“四海孤城”形成對比,既展現了廣濶的自然景觀,又隱喻了人世的孤獨與變遷。後兩句則通過“白首園林”與“紫塵車馬”的對比,抒發了對繁華世界的超然態度和對過往的深深懷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生滄桑的深刻感悟。

李夢陽

李夢陽

明陝西慶陽人,徙居開封,字獻吉,自號空同子。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武宗時,爲尚書韓文草奏疏,彈劾宦官劉瑾等,下獄免歸。瑾誅,起爲江西提學副使,倚恃氣節,陵轢臺長,奪職。家居二十年而卒。嘗謂漢後無文,唐後無詩,以復古爲己任。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朱應登、顧璘、陳沂、鄭善夫、康海、王九思號十才子。又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號七才子,是爲前七子。夢陽己作,詩宗杜甫,頗狂放可喜,文則詰屈警牙,殊少精彩,時人則視爲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