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懷

三江鼓棹前,五嶽杖藜邊。 何苦投塵網,頻年負勝緣。 忘機惟鹿豕,適意是林泉。 不見浮丘伯,乘鸞向紫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三江:指長江、黃河、淮河。
  • 鼓棹:划船。
  • 五嶽: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 杖藜:拄着藜杖,指行走。
  • 投塵網:比喻投身於紛繁複雜的社會。
  • 負勝緣:錯失良機或美景。
  • 忘機:忘卻機巧之心,指心境淡泊,不謀名利。
  • 鹿豕:鹿和豬,比喻野獸,這裏指與自然和諧相處。
  • 林泉:山林與泉石,指隱居之地。
  • 浮丘伯: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 乘鸞:乘坐鳳凰,比喻仙人或高人的行蹤。
  • 紫煙:紫色的雲霧,常用來形容仙境或神祕之地。

翻譯

在三江之上划船前行,在五嶽之間拄着藜杖行走。 何苦投身於紛繁複雜的社會,年年錯失美景良機。 唯有忘卻機巧之心,與鹿豕和諧相處,才能真正體會到山林泉石的適意。 不見仙人浮丘伯,他已乘着鳳凰飛向紫色的雲霧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紛繁社會的厭倦。詩中,「三江」、「五嶽」展現了廣闊的自然景象,而「投塵網」、「負勝緣」則反映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後兩句通過對「忘機」、「林泉」的描繪,傳達出詩人追求心靈自由、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想。最後以「浮丘伯」乘鸞向紫煙的仙境景象作結,寄託了詩人對超脫塵世的嚮往。

李雲龍

李雲龍,字煙客。番禺人。少補諸生,負奇氣,一時名士多嚴事之。絀於遇,以貲遊國學,卒無成。走塞上,客東莞袁崇煥所。時崇煥總制三邊,威名大震,雲龍在幕參其謀。既而崇煥死,遂爲僧,稱二嚴和尚。明亡,不知所終。著有《雁水堂集》、《嘯樓前後集》、《遺稿》、《別稿》行世。清同治《番禺縣誌》卷四二、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李雲龍詩,以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所藏民國手抄本《嘯樓詩集》爲底本,參校以廣東省地方文獻館民國鉛印本《嘯樓集》及清溫汝能《粵東詩海》。 ► 7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