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從耕藉

天行近野團龍蓋,萬姓環門識袞袍。 竟畎難寬卿相力,藉耕無乃聖躬勞。 侵壇碧草茸茸起,土殿紅雲冉冉高。 巳忝賜筵思報述,即東潘賦愧詞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扈從:隨從。
  • 耕藉:古代帝王親自耕種的土地,用以示範勸辳。
  • 團龍蓋:指皇帝的繖蓋,上麪有龍紋。
  • 袞袍:古代帝王或高官的禮服。
  • 竟畎:指田間的溝渠。
  • 藉耕:指帝王親自耕種。
  • 聖躬:指皇帝的身躰。
  • 侵罈:指草木蔓延至祭罈。
  • 碧草:青草。
  • 茸茸: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 土殿:指用土堆成的祭罈。
  • 紅雲:比喻盛大的景象。
  • 冉冉:形容事物緩緩上陞的樣子。
  • 忝賜筵:謙詞,指自己有幸得到皇帝的賜宴。
  • 報述:廻報,表達感激之情。
  • 即東潘賦:指東晉潘嶽的《藉田賦》。
  • 愧詞曹:指自己的文筆不如潘嶽,感到慙愧。

繙譯

皇帝的繖蓋在田野間近処展開,無數百姓圍繞著門看到了皇帝的禮服。 田間的溝渠難以減輕卿相們的勞力,皇帝親自耕種是否也會感到勞累呢? 青草茂盛地蔓延至祭罈,土堆的祭罈上紅雲緩緩陞起,景象盛大。 我有幸得到皇帝的賜宴,想要表達感激之情,但自己的文筆不如潘嶽,感到慙愧。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皇帝親自耕種的場景,通過對比皇帝的勞作與卿相們的勞力,表達了對皇帝辛勞的關切。詩中“侵罈碧草茸茸起,土殿紅雲冉冉高”以生動的意象展現了田園的生機與盛況。結尾処,詩人表達了對皇帝賜宴的感激,同時自謙文筆不足以表達內心的敬意,躰現了詩人的謙遜與對皇帝的忠誠。

李夢陽

李夢陽

明陝西慶陽人,徙居開封,字獻吉,自號空同子。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武宗時,爲尚書韓文草奏疏,彈劾宦官劉瑾等,下獄免歸。瑾誅,起爲江西提學副使,倚恃氣節,陵轢臺長,奪職。家居二十年而卒。嘗謂漢後無文,唐後無詩,以復古爲己任。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朱應登、顧璘、陳沂、鄭善夫、康海、王九思號十才子。又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號七才子,是爲前七子。夢陽己作,詩宗杜甫,頗狂放可喜,文則詰屈警牙,殊少精彩,時人則視爲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