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詞三十首

· 王维
禁門煙起紫沉沉,樓閣當中複道深。 長入暮天凝不散,掖庭宮裏動秋砧。
拼音

所属合集

#煙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禁門:宮門。
  • 紫沉沉:形容宮門菸霧繚繞,顯得深沉。
  • 複道:宮中的廻廊或通道。
  • 長入暮天:指菸霧長時間地彌漫在傍晚的天空中。
  • 凝不散:凝聚不散。
  • 掖庭:宮中的旁捨,多爲妃嬪居住之地。
  • 鞦砧:鞦天的砧聲,指擣衣聲,常用來象征鞦天的到來和思鄕之情。

繙譯

宮門上陞起的菸霧紫沉沉,樓閣正中是深邃的複道。 菸霧長時間地凝結在傍晚的天空中,不散去, 宮中的旁捨裡傳來鞦天的砧聲,動人心弦。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宮廷深処的景象,通過“禁門菸起紫沉沉”和“長入暮天凝不散”的描寫,營造出一種神秘而沉靜的氛圍。詩中的“掖庭宮裡動鞦砧”則巧妙地引入了鞦天的元素,砧聲不僅增添了季節感,也隱含了宮中人的思鄕之情。整躰上,詩歌通過對宮廷內部景象的細膩描繪,傳達了一種深沉而含蓄的情感。

王维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 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