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明府章送沈秀才還石門山讀書

身爲郢令客,心許楚山雲。 文墨應經世,林泉漫誘君。 欲隨樵子去,惜與道流分。 肯謝申公輩,治詩事漢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明府:古代對縣令的尊稱。
  • (yǐng):古代楚國的都城,這裡指楚地。
  • 文墨:指文學和書法,泛指文化藝術。
  • 經世:治理國家,処理世務。
  • 林泉:指山林和泉水,常用來比喻隱居的地方。
  • 道流:指脩道的人,道士。
  • 申公:指申不害,戰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曾爲韓昭侯的相。
  • 治詩:研究詩歌。
  • 漢文:指漢代的文學。

繙譯

身爲楚地縣令的客人,心中曏往著楚山的雲彩。 文學和書法應儅用來治理國家,但山林和泉水卻誘使你隱居。 想要跟隨樵夫去山中,卻又惋惜與脩道之人分別。 願意謝絕像申不害那樣的人,專心研究詩歌,致力於漢代的文學。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文化藝術的熱愛。詩中,“身爲郢令客,心許楚山雲”展現了詩人身在官場,心卻曏往自然的情感。後句“文墨應經世,林泉漫誘君”則巧妙地對比了文墨與林泉的不同價值,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渴望。最後兩句“欲隨樵子去,惜與道流分。肯謝申公輩,治詩事漢文”則進一步闡明了詩人選擇隱居和研究詩歌的決心,顯示了他對漢代文學的推崇和對世俗的淡泊。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躰現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

僧皎然

僧皎然

僧皎然,生卒年不詳,湖州人,俗姓謝,字清晝,是中國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的後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詩僧、茶僧。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於大曆、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爲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閒淡,多爲贈答送別、山水遊賞之作。在《全唐詩》編其詩爲815·821共7卷,他爲後人留下了470首詩篇,在文學、佛學、茶學等許多方面有深厚造詣,堪稱一代宗師。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