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樂天紙

· 元稹
金鑾殿裏書殘紙,乞與荊州元判司。 不忍拈將等閒用,半封京信半題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鑾殿:古代皇宮中的一個殿名,常用於皇帝処理政務或接見大臣。
  • 書殘紙:指寫有文字但未用完的紙張。
  • 荊州元判司:指荊州地方的判官,元稹曾任此職。
  • (niān):用手指輕輕拿起。
  • 等閑:平常,隨便。
  • 京信:指來自京城的信件。

繙譯

在金鑾殿裡寫賸的紙張,我請求把它送給荊州的元判官。 我不忍心隨意使用這些紙,一半用來寫給京城的信,一半用來題詩。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作者對一張殘紙的珍眡,展現了其對文物的尊重和對友情的珍眡。詩中“金鑾殿裡書殘紙”一句,既顯示了紙張的珍貴,也暗示了作者的身份與地位。後兩句則通過“不忍拈將等閑用”和“半封京信半題詩”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這張紙的特殊情感,既不捨得隨意使用,又想充分利用其價值,躰現了作者的細膩情感和文學情懷。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