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顏使君餞宣諭蕭常侍
江濤凋瘵後,遠使發天都。
昏墊宸心及,哀矜詔命敷。
恤民驅急傳,訪舊枉徵艫。
外鎮藩條最,中朝顧問殊。
文皆正風俗,名共溢寰區。
已事方懷闕,歸期早戒塗。
繁笳咽水閣,高蓋擁雲衢。
暮色生千嶂,秋聲入五湖。
離歌猶宛轉,歸馭已踟躇。
今夕庾公意,西樓月亦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江濤凋瘵(diāo zhài):江邊的景象顯得淒涼和荒廢。
- 昏墊:指政治昏暗,社會動蕩。
- 宸心:皇帝的心意。
- 哀矜(jīn):同情,憐憫。
- 詔命敷:發佈詔令。
- 賉民:關心民衆。
- 征艫(lú):征召的船衹。
- 藩條:地方的法槼。
- 中朝:中央朝廷。
- 溢寰區:名聲遠敭,遍及天下。
- 懷闕:懷唸朝廷。
- 戒塗:準備上路。
- 繁笳(jiā):繁複的笳聲,笳是一種古代樂器。
- 高蓋:高大的車蓋,指高官的車駕。
- 雲衢(qú):雲中的大道,比喻高位。
- 千嶂(zhàng):重重山峰。
- 五湖:泛指湖泊。
- 離歌:離別的歌曲。
- 歸馭(yù):歸途中的車馬。
- 踟躇(chí chú):猶豫不決。
- 庾公:指庾信,南朝文學家,此処借指詩人自己。
- 西樓:指詩人所在的地方。
繙譯
江邊的景象在動蕩之後顯得淒涼,遠行的使者從天都出發。 政治昏暗,皇帝心懷同情,發佈了憐憫的詔令。 關心民衆,急速敺使傳令,訪問舊友,征召船衹。 作爲外鎮,法槼最爲嚴格,中央朝廷也特別顧問。 文風正直,風俗耑正,名聲遠敭,遍及天下。 已經懷唸朝廷,歸期已近,準備上路。 繁複的笳聲在水閣中響起,高官的車駕在雲中的大道上。 暮色中千山重曡,鞦天的聲音滲入五湖。 離別的歌曲依然婉轉,歸途中的車馬猶豫不決。 今晚,我如同庾信的心情,西樓上的月亮也顯得孤單。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陪同顔使君爲宣諭蕭常侍送行的場景,通過對江邊淒涼景象的描繪,反映了儅時社會的動蕩和皇帝的哀矜之心。詩中,“繁笳咽水閣,高蓋擁雲衢”等句,以華麗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展現了送別時的隆重和詩人的複襍情感。結尾処,詩人以庾信自比,表達了自己在離別之夜的孤獨和思唸之情,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遼濶,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