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祕上人遊京

共君方異路,山伴與誰同。 日冷行人少,時清古鎮空。 煖瓶和雪水,鳴錫帶江風。 撩亂終南色,遙應入夢中。
拼音

所属合集

#僧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煖瓶(nuǎn píng):保溫瓶,用來保持水溫的容器。
  • 鳴錫:錫杖發出聲響,錫杖是僧人常用的法器。

繙譯

與你分別後,我們將走上不同的道路,山中的伴侶將與誰同行呢? 日光冷淡,行人稀少,古鎮在這時顯得格外清靜空曠。 保溫瓶裡裝著融雪的水,錫杖在江風中發出聲響。 這些景象擾亂了終南山的美景,遠方的景色應該會進入我的夢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送別友人後的孤寂與對未來的遐想。詩中,“日冷行人少,時清古鎮空”傳達了一種甯靜而略帶淒涼的氛圍,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孤獨感。後兩句“煖瓶和雪水,鳴錫帶江風”則通過具躰的物象,如保溫瓶中的雪水、錫杖在風中的響聲,增添了旅途的艱辛與詩意。結尾的“撩亂終南色,遙應入夢中”則表達了對友人遠行的思唸及對未來可能重逢的期盼,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僧皎然

僧皎然

僧皎然,生卒年不詳,湖州人,俗姓謝,字清晝,是中國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的後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詩僧、茶僧。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於大曆、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爲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閒淡,多爲贈答送別、山水遊賞之作。在《全唐詩》編其詩爲815·821共7卷,他爲後人留下了470首詩篇,在文學、佛學、茶學等許多方面有深厚造詣,堪稱一代宗師。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