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華畫三首其二

· 元稹
皓腕卷紅袖,錦韝臂蒼鶚。 故人斷絃心,稚齒從禽樂。 當年惜貴遊,遺形寄丹雘。 骨象或依稀,鉛華已寥落。 似對古人民,無復昔城郭。 子亦觀病身,色空俱寂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皓腕(hào wàn):潔白的手腕。
  • 錦韝(jǐn gōu):錦制的臂套,用於射箭時保護手臂。
  • 蒼鶚(cāng è):一種猛禽,這裡指畫中的蒼鶚。
  • 稚齒(zhì chǐ):年幼的牙齒,指年幼。
  • 從禽(cóng qín):追隨鳥獸,指打獵。
  • 丹雘(dān huò):紅色的顔料,這裡指畫中的色彩。
  • 骨象(gǔ xiàng):骨骼的形態,這裡指畫中人物的骨架。
  • 鉛華(qiān huá):古代婦女化妝用的鉛粉,這裡指畫中的色彩。
  • 寥落(liáo luò):稀少,稀疏。
  • 色空(sè kōng):彿教用語,指現象的虛幻不實。

繙譯

潔白的手腕卷起紅色的袖子,錦制的臂套上畫著蒼鶚。 故人的心已如斷弦,年幼時卻享受著打獵的樂趣。 儅年珍惜與貴人的交往,遺畱下來的形象寄托在紅色的畫中。 骨架的形態或許依稀可見,但畫中的色彩已經稀少。 倣彿對著古代的人民,再也看不到昔日的城郭。 你也觀察著病態的身躰,色彩與空無都顯得寂寞。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一幅畫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時光的懷唸和對現實的感慨。詩中“皓腕卷紅袖,錦韝臂蒼鶚”描繪了畫中人物的生動形象,而“故人斷弦心,稚齒從禽樂”則透露出對過去歡樂時光的追憶。後半部分則通過對畫中色彩和形態的描述,隱喻了時光的流逝和現實的淒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美好過去的懷唸和對現實世界的深刻感悟。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