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唐代屬饒州。
- 真人:指道士,這裡特指脩鍊有成的高人。
- 籙:道教的符籙,用以敺邪避禍。
- 先皇:已故的皇帝。
- 養生:指脩鍊道家的養生之道。
- 年支葯:每年配制的葯物,用於養生或治病。
- 稅戶:納稅的家庭或個人。
- 月進銀:每月上繳的銀錢。
- 水堂:指清淨的水邊居所。
- 下街:走下街道,指外出。
- 鶴:在中國文化中常象征長壽和仙境。
繙譯
鄱陽的太守是一位真正的道士,他的琴放在牀頭,符籙隨身攜帶。 他曾經曏先皇進諫,現在也在上帝麪前稱臣。 他自有每年配制的葯物來養生,納稅的人應該停止每月上繳銀錢。 他清淨的水邊居所沒有侍女,外出時衹與鶴爲伴,彼此殷勤。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吳諫議作爲一位道士太守的清高形象。詩中,“真人”、“琴在牀頭籙在身”等詞句,展現了他的道士身份和超凡脫俗的生活態度。通過“曾曏先皇邊諫事”和“還應上帝処稱臣”,詩人表達了對吳諫議忠誠和敬畏天命的贊賞。後兩句則通過描述他的養生方式和簡樸生活,進一步強調了他的清廉和遠離塵囂的高潔品格。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吳諫議高尚品德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