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道

· 陳璉
洛陽道,平不頗,香車寶馬紛來過。 落花飛紅依度幰,垂柳拂地隨鳴珂。 只言百歲事行樂,豈知掘地飛雙鵝。 金谷繁華等春夢,道傍荊棘埋銅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pō):不平坦。
  • 香車寶馬:裝飾華麗的車馬。
  • :衆多。
  • 度幰(xiǎn):指車輛。
  • 鳴珂(kē):馬勒上的裝飾物,行走時發出聲響。
  • 豈知:哪裏知道。
  • 掘地飛雙鵝:比喻突如其來的變故。
  • 金谷:指金谷園,古代洛陽名園,象徵繁華。
  • 等春夢:如同春夢一樣虛幻。
  • 荊棘埋銅駝:比喻昔日的繁華已成廢墟。

翻譯

洛陽的道路,平坦無阻,裝飾華麗的車馬絡繹不絕地經過。落花隨風飄揚,彷彿依附在行駛的車輛上,垂柳輕拂地面,伴隨着馬勒上的裝飾聲響。人們只顧着享受百年的歡樂生活,哪裏知道會有突如其來的變故。金谷園的繁華如同春夢一般虛幻,道路旁的荊棘叢中,銅製的駱駝已被埋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洛陽道的繁華景象,通過「香車寶馬」、「落花飛紅」、「垂柳拂地」等意象,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然而,詩中「豈知掘地飛雙鵝」一句,突然轉折,暗示了繁華背後的不確定性和潛在的危機。結尾的「金谷繁華等春夢,道傍荊棘埋銅駝」更是深刻地表達了世事無常,繁華易逝的主題。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通過對洛陽道的描繪,抒發了對人生無常的感慨。

陳璉

明廣東東莞人,字廷器,別號琴軒。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國子監。選爲桂林教授。嚴條約,以身作則。永樂間歷許州、揚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嚴懲。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致仕。在鄉逢黃蕭養起義,建鎮壓制御之策。博通經史,以文學知名於時,文詞典重,著作最多,詞翰清雅。有《羅浮志》、《琴軒集》、《歸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