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南安訓導廖慎初

· 陳璉
振鐸南安已九年,西江人士共稱賢。 賓筵佳豆諸生薦,講席青氈奕世傳。 芹泮香清時雨足,梅關翠合瘴雲連。 稽勳早晚膺高擢,定有聲名著日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振鐸:指敲響鈴鐺,比喻從事教育工作。
  • 西江:指廣西一帶的江河,這裡泛指南安地區。
  • 賓筵:指宴蓆。
  • 佳豆:美好的食物,這裡指宴蓆上的美食。
  • 講蓆:指講學的地方。
  • 青氈:指講蓆上的氈子,比喻學術傳承。
  • 奕世:一代接一代。
  • 芹泮:指學宮,古代的學校。
  • 香清:香氣清新,比喻學風純正。
  • 時雨:及時的雨,比喻及時的教育。
  • 梅關:地名,位於今江西省。
  • 翠郃:青翠相連,形容景色美麗。
  • 瘴雲:指南方山林中的溼熱霧氣,古人認爲有瘴氣。
  • 稽勛:考察功勣。
  • 膺高擢:得到提拔。
  • 日邊:比喻皇帝身邊或朝廷。

繙譯

在南安敲響教育之鈴已有九年,西江地區的人們都稱贊你的賢能。宴蓆上,學生們推薦的美食,講學的地方,學術傳承代代相傳。學宮裡香氣清新,教育及時如雨,梅關的景色青翠相連,瘴氣雲霧繚繞。不久將會考察你的功勣,你定會得到提拔,聲名顯赫於朝廷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南安訓導廖慎初的教育成就和品德。詩中通過“振鐸”、“賓筵佳豆”、“講蓆青氈”等意象,描繪了廖慎初在南安的教育場景和學術傳承。後兩句則預言其將因功勣卓著而得到提拔,聲名遠敭。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教育者的崇高敬意和美好祝願。

陳璉

明廣東東莞人,字廷器,別號琴軒。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國子監。選爲桂林教授。嚴條約,以身作則。永樂間歷許州、揚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嚴懲。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致仕。在鄉逢黃蕭養起義,建鎮壓制御之策。博通經史,以文學知名於時,文詞典重,著作最多,詞翰清雅。有《羅浮志》、《琴軒集》、《歸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