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竹林張先生

· 陳璉
泮水歸來罷采芹,幽居林下絕囂氛。 螺杯醉客秋吟月,蠟屐尋僧曉蹋雲。 開沼養魚多種藻,藏書闢蠹盛栽芸。 何時乘興尋君去,煮茗談詩到夜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泮水:古代學宮前的水池,象徵教育與學問。
  • 采芹:古代指考中秀才入學爲生員,這裏指完成學業。
  • 幽居:隱居。
  • 囂氛:喧囂的氣氛。
  • 螺杯:用螺殼製成的酒杯。
  • 蠟屐:塗蠟的木屐,這裏指穿着蠟屐。
  • 養魚多種藻:指在池中養魚,並種植水草。
  • 闢蠹:防止書籍被蟲蛀。
  • 栽芸:種植芸草,芸草有驅蟲作用,常用於保護書籍。
  • 煮茗:煮茶。
  • 夜分:深夜。

翻譯

完成學業後從學宮歸來,不再參與學業的繁忙,隱居在林中,遠離了塵世的喧囂。用螺殼酒杯與朋友們在秋夜吟詩賞月,清晨穿着蠟屐去拜訪僧人,彷彿踏雲而行。開闢池塘養魚,種植水草,收藏書籍並種植芸草以防蟲蛀。不知何時能乘興去找您,一起煮茶談詩,直到深夜。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完成學業後的隱居生活,表達了對清靜生活的嚮往和對友情的珍視。詩中通過「泮水歸來」、「幽居林下」等詞句,展現了詩人遠離塵囂、迴歸自然的決心。後文中的「螺杯醉客」、「蠟屐尋僧」等生動場景,以及「開沼養魚」、「藏書闢蠹」等生活細節,都體現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享受和對文化生活的熱愛。結尾的「煮茗談詩到夜分」更是寄託了對未來與友人相聚的美好期待。

陳璉

明廣東東莞人,字廷器,別號琴軒。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國子監。選爲桂林教授。嚴條約,以身作則。永樂間歷許州、揚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嚴懲。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致仕。在鄉逢黃蕭養起義,建鎮壓制御之策。博通經史,以文學知名於時,文詞典重,著作最多,詞翰清雅。有《羅浮志》、《琴軒集》、《歸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