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張孟奇西園諸草酬贈一律

文隱青山幾度梅,溪邊明月笑徘徊。 閒情北雅佳人曲,高會西園上客才。 焚草尚堪餘滿乘,啜醨元不廢千杯。 何緣仙夢嫏環祕,真見靈光賦裏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閒情:悠閒的心情。
  • 北雅:指北方的雅樂,這裏可能指某種音樂或詩歌。
  • 佳人曲:指描寫美人的詩歌或樂曲。
  • 高會:盛大的聚會。
  • 西園:指張孟奇的園林,也可能是指文人雅集的場所。
  • 上客:尊貴的客人,才子。
  • 焚草:燒草,這裏可能指焚燒草稿,表示創作過程中的修改和篩選。
  • 餘滿乘:剩餘的滿載,比喻作品豐富。
  • 啜醨:小口喝酒,這裏可能指品味酒的樂趣,也可能是比喻欣賞詩歌。
  • 元不廢:始終不放棄。
  • 仙夢嫏環祕:仙境中的夢境,神祕而難以捉摸。
  • 靈光:靈感。
  • 賦裏裁:在賦中精心構思和裁剪。

翻譯

文人的隱逸情懷如同青山間幾度盛開的梅花,溪邊的明月微笑着徘徊不去。 悠閒的心情伴隨着北方的雅樂和佳人的曲調,盛大的西園聚會中,尊貴的客人才華橫溢。 焚燒草稿後,仍有豐富的作品滿載而歸,小口品味酒的樂趣,始終不放棄暢飲千杯。 如何能夢見仙境中的神祕夢境,真正見證靈感在賦中的精心構思和裁剪。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創作過程。詩中,「文隱青山幾度梅」一句,既展現了文人隱逸的生活態度,又通過梅花的形象,暗示了文人不屈不撓的精神。後文通過「閒情北雅佳人曲」和「高會西園上客才」等句,進一步以音樂和聚會爲背景,讚美了文人的才華和雅集的盛況。結尾的「仙夢嫏環祕」和「靈光賦裏裁」則表達了詩人對創作靈感的嚮往和對詩歌藝術的深刻理解。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文人的生活風貌和藝術追求。

陳子壯

明末廣東南海人,字集生,號秋濤。萬曆四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天啓四年典浙江鄉試,發策刺魏忠賢,削籍。崇禎初起故官,累遷禮部右侍郎,以故除名歸。南明弘光帝起爲禮部尚書,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稱帝肇慶,授爲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起兵攻廣州,兵敗被執死。諡文忠。有《雲淙集》、《練要堂稿》、《南宮集》。 ► 460篇诗文